第1章 先秦時期的中國服飾(第2/3 頁)
周禮》,這是一部詳細記載先秦時期官制和各種典章制度的書籍,其中對冕服的形制、穿著場合、配飾等都有較為詳細的規定和描述。不過《周禮》並非某一個人所著,而是經過多人長時間的編纂和整理而成。
2. 深衣
- 簡介:深衣是一種上下分裁,腰間縫合,上身合體,下裳寬廣,續衽鉤邊的連體服飾。它的出現改變了過去單一的上衣下裳服飾樣式,既可以作為常服,也能用作禮服和祭服,深受人們喜愛,並且這種衣裳相連的形式延續了數千年。
- 相關記載:《禮記》中有關於深衣的一些記載,對其製作的原則、尺寸、穿著規範等方面進行了闡述。同樣,《禮記》也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等多人編撰而成。
3. 胡服
- 簡介:胡服的特點是短衣、長褲和革靴,衣袖偏窄,便於活動。這種服飾樣式最初由北方少數民族穿著,後來在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後,逐漸在中原地區流行開來。
- 相關記載:《史記》中對“胡服騎射”這一事件有詳細的記載,描述了趙武靈王為了增強士兵的戰鬥力,決定學習胡人的服飾和騎射技術,從而進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他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卓越的史學才華,為後人記錄了這一重要的歷史變革。
需要注意的是,先秦時期的很多文獻資料並非由某一個人獨立完成,而是經過了長期的積累、傳承和多人的整理、編纂。這些服飾不僅是當時人們的穿著方式,更是先秦時期社會制度、文化觀念的重要體現。
先秦時期的中國服飾對現今產生了多方面的深遠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服飾形制:
- 上下分體到連體長衣:先秦時上衣下裳是主要形制,後來出現的深衣將上衣和下裳連在一起,這種衣裳相連的形式對後世影響深遠。如今的連衣裙、長袍等服裝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深衣的特點,尤其是一些傳統風格或改良式的中式服裝,其整體的連貫性和長衣的設計理念都可以追溯到先秦的深衣。
- 右衽與交領:先秦時期中原地區的服飾多為右衽、交領,即衣服前襟向右掩,領口交叉。這種穿著方式成為了漢族傳統服飾的重要特徵之一,在現代的一些漢服款式以及具有中國傳統元素的服裝中仍然得以保留,是中華民族服飾文化的重要標識,體現了文化的傳承和延續。
2. 服飾色彩:
- 正色與間色的運用:先秦時期規定衣用正色,如青、赤、黃、白、黑等五種原色;裳用間色,即由正色相調配而成的混合色。這種對於色彩的等級劃分和運用理念,對中國傳統服飾的色彩搭配產生了長期的影響。現代的中式服裝設計中,在一些正式、莊重的場合,仍然會較多地使用傳統的正色,並且注重色彩的搭配和協調,以體現出莊重、典雅的風格。
- 色彩的象徵意義:在先秦,不同的顏色具有不同的象徵意義,比如紅色代表吉祥、喜慶,黑色代表莊重、威嚴等。這些色彩的象徵意義一直延續下來,在現代的中式婚禮、節日慶典等場合,紅色仍然是最主要的色彩之一;而在一些傳統的祭祀、喪葬等活動中,黑色等深色系的服裝也會被較多地使用,以體現莊重和肅穆。
3. 裝飾元素:
- 緣邊與紋飾:先秦服飾的領、袖、襟、裾等部位常加有一道緣邊,起到裝飾和加固的作用,並且衣服上還會有各種紋飾,如雷紋、重菱紋等。這些裝飾元素在現代的中式服裝中仍然可以看到,比如一些傳統的中式上衣、旗袍等,會在領口、袖口、衣襟等部位新增緣邊或刺繡、鑲邊等裝飾,以增加服裝的精美度和藝術感。
- 佩飾搭配:先秦時期人們會佩戴各種佩飾,如玉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