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原始社會繪畫藝術(第1/3 頁)
原始社會的中國繪畫主要體現在彩陶紋樣、巖畫及居址地畫等方面,其形式和特點如下:
- 藝術語言:
- 質樸神秘:原始先民的藝術通常較為直白、粗獷、質樸和本能,受當時生存條件所限,他們只能用簡單直接的形式模仿自然來反映客觀事物,比如《漩渦紋尖底瓶》《花瓣紋彩陶盆》《舞蹈紋彩陶盆》等。儘管原始人的繪畫工具和水平相對簡單,但在表達方式中仍能看出秩序感和均衡感,例如《鸛魚石斧彩陶缸》對線條粗細一致的把控要求就很高。同時,他們的思考並未受到客觀世界的完全限制,充滿想象力,且因資訊傳達的斷層而富有神秘意味,像《人面魚紋彩陶盆》就因其內部的人面魚紋而具有代表性和神秘氣息。
- 藝術內容:
- 記錄需要:在生產力低下的史前時代,藝術的直接功用就是記錄,透過描繪各類飛禽走獸來辨別動物差異或記載重大事件,例如《內蒙古陰山岩畫》記錄了狩獵場景。
- 宗教信仰、圖騰崇拜:神秘未知的事物使原始人產生崇拜衝動和強烈情感,他們崇拜鷹的飛翔、渴望野牛的蠻力、敬仰女性的生育能力等。比如紅山文化的《泥塑裸體殘軀(東方的維納斯)》源於對母性的崇拜,《變體蛙紋晚甕》中的蛙紋體現了對蛙繁殖能力的崇拜。此外,原始人類由於混同主體與客觀、幻想與現實、精神與物件的混沌心理特徵,會用巫術活動或祭祀儀式來滿足內心渴望,例如《碧玉龍》可能用於祭祀儀式或佩戴以起到辟邪作用。
- 藝術發展:
- 玉文化:在石器時代,國外的毛利人和瑪雅人雖也有玉石飾品,但因當地硬玉不易加工而未延續,中國本土的軟玉相對易加工,且中國先民認為玉色澤溫潤、是天地結晶,所以玉文化得到傳承,像良渚文化的《玉琮》就成為史前玉製禮器的瑰寶。
- 陶文化:數千年的風沙在中國形成黃土堆積,造就了領先他國的農耕文明,基於儲存等需求產生了原始陶器,而西方原始時期美術的繁榮更體現在石文化方面,如“斯通亨治”。例如《彩陶蛙紋甕》《彩陶漩渦紋尖底瓶》等。
- 地域特色:中國地大物博,不同地域的美術在材質、形態、工藝等方面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如《黑陶蛋殼杯》反映了當地獨有的陶土材質與製陶方法。
原始社會可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不同時代的繪畫也有不同特點:
- 舊石器時代晚期:此時原始人已發展為晚期智人,生產技能、勞動工具和生活水平都有較大提高。在距今約3萬年的山西省朔州市峙峪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中,發現了刻有獵人、羚羊、飛鳥等影象的獸骨片,這是已知最早的繪畫遺蹟,它的出現為繪畫的產生揭開了序幕。
- 新石器時代:人們在長期定居生活中總結經驗,掌握了製陶技術,出現了先在陶坯上彩繪花紋後再燒製而成的彩陶。老官臺文化(距今約7000-8000年間)已有繪著簡單紋樣的彩陶,這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彩陶。其彩陶彩繪顏色有以氧化鐵為主要成分的紅色和以高嶺土為主要成分的白色。在距今6000多年的陝西省寶雞市北首嶺半坡型別文化遺址中,還出土了紫、紅兩種彩色顏料錠。老官臺文化彩陶上的紅色寬頻紋用寬筆繪成,幾何圖案和符號則用細筆繪成。此時,人們對顏料、筆等繪畫工具的掌握更進一步,為繪畫的興起提供了必要物質條件。黃河上、中游是彩陶繁盛的地區,其彩陶花紋以仿生性的自然形紋樣最具特色,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
新石器時代的彩陶文化有多種型別,不同型別的彩陶也呈現出不同特點,例如:
- 仰韶文化:
- 半坡型別:以簡約質樸見長,從寫實過渡到抽象,流行人面紋、魚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