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楊傢俬塾(2)(第1/2 頁)
楊傢俬塾共分有高階班,中級班和低階班三個班,兩年才招入塾學子一次,學子在私塾內要課學六年才可以結業。每班收學子四十五人,每個班又分成三個組,每組十五人。三個班滿員為一百三十五人,也就是說楊傢俬塾每兩年才收學子四十五人。 楊傢俬塾開設在那敏山的東面,與那花河相鄰,由十五個小院落組成。每組學子佔一個小院落,十五個小院落用一道圍牆圍起來,只有一個大門可供進出。各個院落都是獨立的,院門前有一條大路聯通各個院落。整個私塾佔地長兩百丈,寬一百丈,沿那花河方向排列。進入楊家大拱門後,往左拐走不到五百丈就到達私塾大門,進入私塾大門,第一個院落就是高階班低組所在院落,以此往後排去,到最後一個院落就是低階班的上組所在院落了。 楊傢俬塾滿員時,相當於一個小府學,所以私塾先生不是一兩人就可以勝任的。楊傢俬塾以福禮先生為首,手下還有五個楊家本族的秀才助教,福禮先生才高八斗,在五位秀才的助教下,教一百三十五個學子,那是綽綽有餘。高階班是私塾的結業班,在這個班學滿兩年後,私塾會將學子的資料報送縣級,讓學子參加童生試,也就是州試。往後的事如何發展,就是學子自己的事情了。 在楊傢俬塾,每一個班都必須課學兩年才能晉級上一班,這樣的設定是為了照顧學習天分普通的學子,因為天分高和天分低的學子都是較少的,大部分學子都是普通天分者。私塾定學六年,也是經過多年摸索後最終定製的,學子從五歲入學在私塾讀課,六年後十一歲,正好是解試規定的年齡,如此銜接對學子是最有利的。其他地方的私塾也是這樣操作的,楊傢俬塾為何更有名呢?差別就在教習方法上。楊家規定,必須年滿五週歲才能入塾,年紀太小難調教,超過五週歲入塾的學子,今後的解試問題自己解決。 楊傢俬塾自有一套授學方法。 對於低階班,入學只按聰明程度分組,第一年要識字達到一千五百字以上,抄寫儒經貼經,誦熟儒經,背貼經。第二年識字二千字以上,學熟大中小經,誦默儒經。 對於中級班,也按聰明程度分組,第一年要識字二千字以上,學熟經,傳,禮,史,法,詩,要求通曉大中小經,全部誦讀儒經。第二年要通曉四書五經,開始學詩詞韻賦,涉及術算和策論。 對於高階班,第一年注重經書的背誦和默寫,大量預考經史和策論,通熟詩詞賦律和貼經,對諸科要熟曉。第二年要大量預考大中小經,側重儒經的默誦,理解和掌握禮法,專史,律令。此外,在高階班即將結業時,福禮先生會為學子們專門講解州試,省試,會試和殿試的應試要點和注意事項,讓學子們對今後的應試有所瞭解。 學子們在楊傢俬塾經過六年的課習,最後經過解試取得生員資格,都是問題不大,除非是太愚笨的人,比如被分在最低組的人,自己不努力,那才另當別論。以楊傢俬塾的能力,也不可能讓每一個入塾的學子都可以考中秀才,不然也不會將學子分成什麼上中下組了。 楊傢俬塾開辦的宗旨,是為楊家子弟開辦的,後來有了很多慕名而來的外姓學子要求加入楊傢俬塾求學,楊家也只能打破規定對外開放了。入塾當然是楊家優先,只有在接收完楊家本族子弟後還有餘額時,才能招收外地學子。楊傢俬塾對招收外地學子是有規定的。一是不收本村的黃家及其親友的子弟。二是不收交不起學費的學子。三是不收身份不明的學子。四是不收罪屬的學子。五是不收科舉規定不得參考的學子。 之所以有這五不收,是為了保證楊傢俬塾的利益和合法性,要是來者不拒,楊傢俬塾也就辦不下去了。 兩年才收四十五名,除了楊家自己的子弟,留給外地學子的名額最多也只有十幾名左右。這十幾個名額對於仰慕楊傢俬塾的學子們來說,競爭的激烈度不亞於考解試。每到收學子入塾的年度,很多望子出息的父母都會帶著子女前來楊家,要求入塾求學,甚至有些達官貴人早兩年就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