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科幻靈異 > 我親身經歷和聽到的靈異事物 > 第183章 南華祖師說要“心齋”,我們心如何去做“吃素”的工作呢

第183章 南華祖師說要“心齋”,我們心如何去做“吃素”的工作呢(第1/2 頁)

目錄
最新科幻靈異小說: 生存之我帶大家建塔防末世日記七日鉅變文明入侵:無限夢境我是東北的出馬仙末世,撿到一隻吸血鬼麒麟山上明知此有鬼,偏向鬼地尋東北道門陰陽路我有一家高科技玩具廠星空極限快穿小祖宗:瘋批反派是爹系男友快穿之女配有個賺錢系統星際戰爭與和平:藍星的抉擇在鬥氣世界划水修仙快穿之萬界跑商無限復活之詭域快穿大佬:拯救那個病嬌小可憐血脈紅河變喪屍後,被瘋批美男反派嬌養了大佬她喜甜

南華祖師說要“心齋”,我們的心如何去做“吃素”的工作呢?

1.莊子《南華真經·人間世》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衛國國君是一個獨斷專橫的人,顏回希望能夠勸說他成為一位仁君,便向他的老師孔子請教能夠遊說衛國國君的辦法,孔子先問顏回自己打算怎麼做,顏回說要持齋。孔子搖頭,指出人們常說的齋,屬於祭祀時的用齋,並非真正意義上在齋戒。

一個真正的合道者,是可以做到心齋的。顏回追問什麼叫心齋,孔子回答說:“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有一種觀點認為,心齋所修行的是一種洞明虛空的心境,超越了對功名利祿、善惡美醜的追求,素齋是身體對諸多欲望的生理抵抗,心齋則是對諸多欲望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抵抗。

普通人是具有求多、求大的欲求的,而道教修行則是要求少和寡,在道教的心性學中認為,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意思是說,人們會因為心上升起的種種多而繁雜的慾望,進而帶來無限的煩擾,如果煩擾不能解決,就會陷入危險的境地而無法獲得拯救。

宋·蘇軾《泛舟城南會者五人分韻賦詩得人皆苦炎字》之二中寫道:“苦熱誠知處處皆,何當危坐學心齋。”

由此可見,心齋不是我們簡單地去理解成為一種精神的追求,而是要正襟危坐去修持的法門。

從孔子的這段回答中,其實可以逆推出“心齋”的概念和實現的途徑,孔子提出,心齋是虛,虛是合道的表現狀態,這裡說的虛,當是心中所虛,以應待萬物。

晉·郭象註解說:“虛其心,則至道集於懷也。”只要能做到虛心,則可以把至道攬在懷中,做到心虛的法門,則在於“聽之以氣”,這句話,正是理解“心齋”的真正難點。

圖片

2

我們逐句來分析:

第一,祖師提到“若一志”。

“若”是你的意思,這裡是孔子在對顏回說話,指出:你要能夠保持一個思想、一個念頭,心思要轉移,不要有許多的雜念來打擾到自己心神,如果雜念始終存在,心中就是充滿了各種念頭思想的,就做不到虛。

所以,虛的第一步,用“一志”清除多餘的雜念,最後留下清靜一念。

第二,“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是不要的意思。待做到了清靜一念的功夫後,就要轉向於“聽”的功夫,毫無疑問,這裡的“聽”並不是用耳朵在聽,要聽到的也不是各種各樣的聲音,(各種各樣的聲音本就屬於雜念,已經在第一步清除掉了),而是借用了耳朵聽聲音的概念,來表達用心聆聽自己所處於的狀態,自己在清靜一念狀態下的表現。

也即是說,去探究自身的道是什麼,此時,聽的是天籟之音(南華祖師說天籟、地籟和人籟,你知道這三籟分別指什麼嗎?)

第三,我們僅僅用心去聆聽、去感受道是什麼,這還遠遠不夠。既然談論修行,就需要找到能夠主動去合道的法門,找到具有指導意義的、如何做的法門。祖師說“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氣,是事物執行的源動力以及根本規律。

“聽之以氣”,此時聆聽與觀察的不再是我們自身的感知,而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執行方式,因為我們的心是有知覺的,是主觀意識的表達。

真正的虛心以待,不需要我們主觀去做什麼,是隨時隨地都可以應物的,隨著外界事物的發展變化而給予該有的回應(但卻不是帶有主觀判斷的回應)。

能真正做到這一點,才符合道教義理中講的隨方應化的聖人要求,才是經典中提到的“常應常靜,常清靜矣”的修行目標。

目錄
把自己推理成兇手的名偵探陰陽界女警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