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第2/4 頁)
戰火,第一次世界大戰、外國武裝干涉和國內戰爭及其所帶來的瘟疫和饑荒讓很長一段時間內的人口都呈現負增長。
直到30年代,隨著局勢逐漸穩定,以及一系列保健和醫療措施改善了居民區健康狀況,提高了人均壽命,人口終於開始較為穩定的增長。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毛熊人口的增長很大一部分也得益於版圖的擴張,例如1940年初人口達到了194億,但如果按1939年9月17日前的版圖計量,40年初則應該是174億人。
毛熊人口的另一個潛在問題是男性比例在下降,由於30年代末一些軍事活動和鄭治風波的影響,39年男性性別比例(479)反而相比沙俄時期(498-497)更低些。
當時的人恐怕不會料到,這竟是蘇聯男性人口比例最後的高峰了。
1941年6月22日,德國不宣而戰,給毛熊人民帶去了四年的戰火和巨大的人員經濟損失。
蘇軍在受到德軍突襲四個月後就基本失去了現役的主戰力量,而持續維持蘇軍與德國的作戰力量乃至堅持到最終勝利的,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毛熊成功的人力動員。
,!
根據毛熊軍方的代表人物克里沃舍耶夫統計,毛熊武裝力量在戰場先後動員了480萬現役+2980萬後備力量共計約3440萬人,相當於毛熊的177總人口。
而德軍曾按自己的動員效率對蘇聯情況進行估算,在42年就開始多次宣佈毛熊人力枯竭,然而毛熊動員的效率和規模卻超出了他們的預期,使其在震驚中走向滅亡。
一般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毛熊帶來了超過2000萬的軍人和平民人員死亡。
其中毛熊紅軍的人員傷亡,克里沃舍耶夫所給出的資料顯示約有2900萬人左右。
這意味著戰爭中軍人至少有859的人員死亡、失蹤或者受傷、患病,這部分也佔了總人口的153左右。
考慮到克氏資料主要停留在“現役軍人”這一群體,而不是整個毛熊紅軍。
許多參與戰鬥的民兵,游擊隊、地方防空部隊、地方警備隊和其他部門的部隊等遭受的損失並未納入其中,因此實際人員損失情況還會更高些。
戰爭初期的失利,使蘇軍損失了大量技術裝置和人員。
而當時國防工業由於國土大量流失,還處於轉移的途中,恢復生產需要時間。
在這段最艱難的時期,毛熊只能靠大量動員士兵,以有限的裝備來拖延和削弱法西斯德軍的突擊力量,這種戰法雖能讓希大爺速戰速決的企圖破滅,源源不斷的人力消耗卻也透支著毛熊人民的生命力。
大量的農業和工業人口都被作為作戰力量消耗在前線,後方的勞動力也開始出現缺口。
為了解決大規模徵兵導致的人力不足問題,毛熊動員了大量女性,少年和老人來補充失去大量男性所產生的勞動力缺口。
這讓女職工在相關部門中的比例急劇上升。
戰爭中後期毛熊紅軍正面臨著和德軍一樣的嚴重人力危機,蘇軍的作戰單位處於普遍的缺編狀態,指揮官也要開始想方設法避免代價高昂的正面強攻。
人力枯竭的問題一直延續到戰後,全國居民人數要到1955年初才能回到1940年的水平,而在區域性地區恢復到戰前水平則需要更長的時間:二毛50年代末,拉脫維亞60年代中期,白毛則到70年代初。
大量的人力損失也給戰後經濟恢復造成了阻礙,有人曾估計毛熊普通工人即使每週工作6天,每天工作10-12小時,最早也要到1952年才能恢復至1940年的生活水平。
雖然按毛熊官方說法,戰後重建的成果取得了超出預計的勝利,戰後第三年工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