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2/2 頁)
一日一場。
兩日裡,考生都在吃住在一人一間的號房之中。
第一場是從四書中選一句話,要求考生圍繞這句進行闡述釋義,寫出一篇言之成理的文章來。
第二場從五經裡出題,規定文體,從詔、判、表、誥中限定一種體裁,考生需得在一日內寫成。
鄉試考中的被稱為舉人,有了捐錢做散官的資格,也有了參加更高一層的會試資格。
會試和殿試都在京城舉辦,也是三年一次,緊緊相連,稱為「春闈」。考中的稱為進士,可以授官,前三甲是狀元、榜眼、探花。
秦秀才感慨著,鄉試就難住了絕大多數的貧民子弟。所以平頭百姓供養出個秀才還算可行,但是舉人往往就是出自名門了。
一來單單背書還算容易,但是如果沒有老師指點,看著滿篇之乎者也,斷句可能都斷得不對,更談不上明白其中深意了。舉人所必須有的理解經典這一要求,卡住了大部分自學之人。
二來鄉試提到的所謂詔表等文體,說來不難,但是總要知道它長成什麼樣子,多見過幾篇,才能照貓畫虎。
一般人,除了縣衙貼出的告示之外,哪裡能見到什麼官場行文呢。自然覺得難學難下筆了。
秦秀才自己是在鄉試裡受過多番挫折的,將其中難處給柳庭璋講得一清二楚。
這段時日過來,他自然看出了繼子想要求學的渴切,也發現柳庭璋是個天分超然、一點就透的好讀書苗子。
但是貧寒子弟在科舉路上分外艱難,缺少大儒教導,往往能考中秀才就算到頂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