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第1/2 頁)
&ldo;就算說什麼後宮不得干政,那前幾年壽康宮的那個還直接把持朝政了呢,那會兒怎麼就不說後宮不得干政的話?這會兒倒是會上綱上線了。&rdo;
&ldo;還有什麼進宮要先遞牌子,沒有合適的理由就駁回,不讓進宮的話,合著進宮給我侍疾就不是合適的理由了?&rdo;
魏太妃越說越氣,就叫松枝:&ldo;去,現在你就叫個人去一趟福王府,就說我頭痛的老毛病犯了,讓她明兒進宮來給我侍疾。我倒要看看誰敢攔著!&rdo;
松枝為難了。
&ldo;可是太妃,您知道的,內侍是不能隨便出宮的,得有腰牌才行。&rdo;
所以這不還是得皇后同意才行麼?
魏太妃給氣的啊,一張臉都給漲成了醬紫的豬肝色。
想先帝還在時,她是何等的尊貴威風,什麼宋賢妃,三皇子她壓根就不放在眼角之中的,沒想到現在卻要仰他們幾個的鼻息。
若當初是她的兒子繼承了皇位,她又哪裡會落到現在這個地步?
不行,看來要是有機會,她還是得讓她兒子爭一爭這個皇位才行。
盛夏已過,金風漸來。
因著宋太后的壽宴臨近的緣故,後宮也日漸的忙碌起來。宋瑾寧身為皇后,少不得也得跟著一併兒忙碌起來。
好在現今國庫已經日益充裕,在該花的錢上面也不用束手束腳的了。若不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是宋瑾寧這個皇后也難張羅。
說起這個來,連宋瑾寧都不得不誇讚一句李承宣著實是個撈錢的人才。
那夜她提出了自己的幾個想法同李承宣商議,過幾日宋瑾寧就聽說李承宣頂著眾多大臣反對的聲音,親自去了一趟皇陵拜祭先帝,將自己欲開埠通商的決定在先帝陵前說明瞭。
其後就是擴大絲綢,瓷器等的產量,用作海外貿易。盛產茶葉的地方也命增加茶樹的種植。
商人不可穿絲綢的這個國策也很快就被李承宣下旨作廢。
聽說此道旨意一下達,眾多商人歡呼雀躍。甚至爆出有些地方的綢緞莊一日售罄所有庫存的訊息來。
而且李承宣還深深的領會了宋瑾寧所說的,錢放在那裡不動那就是一張紙,一塊疙瘩,只有動起來才能生錢這句話的奧義,下旨將京郊用來避暑的一處皇家園林對外開放。
無論臣民,但凡交了一兩銀子就能進內遊玩。
又遣人將園內的幾處樓閣改為酒樓茶肆,從御膳房調撥了幾位御廚過去製作御膳供人食用。自然所得收入一律充入國庫。
一兩銀子的入園費雖然並不便宜,酒水糕點菜色更是價高,但要知道這可是皇家園林,以往只有皇帝等皇家成員才能入內,其他人哪裡會有機會看到裡面的景緻。
而且這御膳先不管吃著的味道如何,這可是皇帝和宮裡的各位娘娘才能吃到的!就連各位大臣都不一定能嘗到,他們普通老百姓能見一見就很稀罕了,更不說能吃到了!
於是一時之間,京城民眾爭先前往皇家園林。
這些民眾中自然不乏富商。
以往都說是士農工商,商人的社會地位被排在最末。但是現在,皇帝下了旨意,他們可以穿綾羅綢緞了,子孫後代也可以參加科舉了,個個都歡天喜地的,直說皇上英明。
現在皇家園林都開放了,還有御膳,他們不得過來瞧瞧啊。
一兩銀子的入園費算什麼?掏!
價高的御膳算什麼?吃!
不僅一個人吃,還得叫上家人,呼朋喚友,一塊兒來吃。
而且今兒吃了,過兩日再來。
既然這皇家園林只要交了一兩銀子的入園費就能進,就將這當成自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