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第1/2 頁)
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又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這人一多,難免就會有欺凌,也會有私下責罰,甚至用刑者。
但苦於身份低微,那些受了私刑的宮侍也不敢往外說。因為知道說了也沒有人會為他們主持公道,而且往後他們依然要在那些人手下做事,所以只能默默忍受。
宋瑾寧覺得這樣十分的不人道。
原本遠離家人進宮做內侍就已經很苦了,還要受私刑?甚至要是不小心被打死了也沒有人給主持公道?
就想要做點兒什麼。
以她暫時的皇后身份,發一道懿旨下去,曉瑜後宮:
後宮宮人若有做錯事者,皆交由慎刑司審查定罪,任何人不得濫用私刑。若有查出,嚴懲不貸!
當然,宋瑾寧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她覺得也要取得李承宣和宋太后的同意才行。
一是她現在雖然名義是皇后,但這兩位的地位還是高於她的。做事前還是要向他們兩位稟告一聲的好,省得到時他們雖然面上不說,但心裡卻怪她私做主張。
二來,這兩位可都是胸有大韜略之人,自己的這點兒建議萬一有考慮不周到的地方呢?這兩位還能幫著提點兒意見。
再者,她這道懿旨發下去,必定會有不服的,也必定會有不遵守的。且其中多半還是主子級別的,先知會了這兩位大佬,那往後等她著手開始整治時,即便這些人鬧騰起來她也能絲毫不帶怕的嘛。
第40章 造勢 連宋瑾寧都不得不誇讚一句李承宣……
對於宋瑾寧提出來的這兩條建議, 李承宣自然都準了。
宋太后那裡不但準了,還甚為高興。
這兩條建議一發下去,她又可以為宋瑾寧造勢了。到時後宮前朝, 乃至天下百姓都會稱讚宋瑾寧是一代賢后。
自然也就有不服的。譬如說魏太妃。
聽了松枝的稟報,她不屑的輕哼了一聲。
&ldo;她自己幼時就曾數次私下苛待侍婢, 這會兒竟然善心大發,不許旁人私下對內侍用刑?怕不是隻是做做樣子給外人看的, 好讓人說她是個賢良仁德的皇后吧?&rdo;
松枝顯然極為贊同她說的話。不但一疊聲的附和著, 隨後還說道:&ldo;奴婢覺得就皇后那腦子是想不出這樣的兩條點子的。想必是太后想出來的, 但對外卻說是皇后提出來的。&rdo;
&ldo;太后的目的,無非是既想讓人誇皇后好,又想讓人覺得她自己眼光好, 給皇上挑選了這麼一個好皇后。這樣往後他們宋家的榮寵才能一直長長久久的延續下去。&rdo;
&ldo;我就知道!&rdo;
魏太妃一臉的忿忿不平,&ldo;想原本先帝在時,是屬意我魏家的女兒嫁給皇帝的,可壽康宮的那個卻一直推三阻四的。一會兒說什麼這孩子年紀還小,還不到娶妻的時候, 一會兒又說什麼大師說了, 這孩子命中不該早娶,等他大些再說吧。可到後來先帝駕崩了, 她卻是立刻就定下了她孃家的外甥女兒為後。你說, 她是不是就是故意的?&rdo;
這事其實認真說起來也怪不得宋太后。
想當年李承宣還是三皇子的時候, 先帝並未明確要立哪一位皇子為儲君。魏太妃那會兒雖然存了想將孃家的外甥女嫁一位皇子,但其實她壓根就瞧不上李承宣。
其後李承宣登基為帝, 魏太妃自然後悔。想再將自己孃家的外甥女嫁給李承宣,宋太后能願意?
誰孃家還沒個外甥女了?皇后的這個寶座我幹嗎要便宜你家外甥女?
但現在每每想起這事來,魏太妃只會覺得這是宋太后不安好心, 故意搶了原該是她外甥女的皇后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