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五代兩宋時期的繪畫藝術(第2/13 頁)
3. 強調意境的營造:
- 意境是中國繪畫的重要審美追求,五代兩宋時期的畫家們非常注重意境的營造。他們透過對畫面構圖、筆墨運用、色彩搭配等方面的精心設計,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營造出一種獨特的藝術境界。例如,在山水畫中,畫家們常透過留白、虛實對比等手法來營造出山水的深遠、空靈之境;在花鳥畫中,常透過對花鳥姿態、神情的描繪,以及背景的烘托,來營造出一種富有詩意的意境。
- 畫家們還常常藉助詩歌、書法等藝術形式來增強畫面的意境。他們在畫面上題寫詩句,不僅可以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還可以引導觀者更好地理解畫面的意境。同時,書法的用筆和線條也與繪畫的筆墨相互呼應,增強了畫面的藝術感染力。
三、繪畫手法解析
1. 勾線:
- 線條的特點:五代兩宋時期的繪畫線條豐富多樣,具有不同的特點和表現力。例如,工筆花鳥畫中的線條通常較為細膩、圓潤,用於勾勒花鳥的形態和輪廓,使其更加逼真;山水畫中的線條則更加多變,有粗細、長短、疏密、曲直等不同的形態,用於表現山石的紋理、樹木的枝幹、水波的流動等。
- 不同題材的勾線方法:在人物畫中,勾線主要用於描繪人物的面部輪廓、五官、服飾等,線條要準確、流暢,能夠表現出人物的形態和神情。例如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人物的勾線細膩而富有變化,很好地表現了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情感。在山水畫中,勾線的方法更加多樣,根據不同的山石結構和紋理,可以採用不同的皴法來勾線,如披麻皴、斧劈皴、雨點皴等。花鳥畫中的勾線則要根據花鳥的形態和特點進行,既要表現出花鳥的輪廓,又要體現出其羽毛、花瓣等的質感和紋理。
2. 皴法:
- 常見皴法及其特點:
- 披麻皴:這種皴法的線條柔和、圓潤,如同披散的麻絲,常用於表現江南一帶土質山丘的紋理和質感,給人一種柔和、細膩的感覺。例如董源的《瀟湘圖》,運用披麻皴表現出江南山水的溼潤和秀麗。
- 斧劈皴:其線條剛勁有力,形似斧劈,適合表現北方山石的堅硬和陡峭。李成的《晴巒蕭寺圖》中,斧劈皴的運用使得山石更加雄偉、險峻。
- 雨點皴:由短而密集的墨點組成,形似雨點,常用於表現山石的質感和立體感。范寬的《溪山行旅圖》中,雨點皴的運用增強了畫面的厚重感和真實感。
- 皴法的運用技巧:畫家們在運用皴法時,通常會根據畫面的需要和自己的創作意圖進行靈活組合和變化。例如,在一幅山水畫中,可以同時運用多種皴法來表現不同的山石結構和質感;或者在同一處山石上,運用不同的皴法來表現其不同的面和紋理。皴法的運用還要注意墨色的變化,透過濃淡乾溼的不同搭配,使山石更加富有層次感和立體感。
3. 設色:
- 色彩的運用特點:五代兩宋時期的繪畫色彩豐富,但總體上以淡雅、清新為主。畫家們善於運用色彩的對比和調和來營造畫面的氛圍和意境。例如,在花鳥畫中,常以鮮豔的色彩表現花鳥的美麗和生機,同時透過色彩的調和使畫面更加和諧;在山水畫中,色彩的運用相對較為淡雅,以墨色為主,透過少量的色彩點綴來表現山水的季節和氣候特徵。
- 不同題材的設色方法:人物畫的設色通常較為鮮豔,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和神情。例如,唐代閻立本的《步輦圖》中,人物的服飾色彩鮮豔,鮮明地表現了人物的身份和地位。花鳥畫的設色則要根據花鳥的種類和特點進行,力求表現出花鳥的真實色彩和質感。例如,宋徽宗趙佶的《瑞鶴圖》中,仙鶴的羽毛用白色和藍色精心描繪,使其更加逼真、生動。山水畫的設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