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九鳳神鳥(第1/2 頁)
昨晚上小衙內他們所有的家丁和民兵,都是分散在無定河河谷中,十幾個沒有被韃子攻破的,撤退時必須經過的民堡中休息吃飯。
按照韃子的撤退路線,最先遇到的是虎大威駐紮的民堡,其次才是小衙內休息的溫柔鄉。兩個民堡相距大約六里地。
此時,夾在韃子前後隊裡的牲畜、馬車驢車、被裹挾的婦女,正好剛剛路過虎大威駐紮的民堡。韃子的後衛大軍,警惕的防範,這個民堡裡的一舉一動,並隨時做出反擊的準備。
按原定計劃,早上遭遇敵人先頭部隊的虎大威先裝慫,不去招惹人家。現在接到訊號了,他也立刻指揮投石棍民兵,對準韃子的後衛部隊,拋投三十枚白磷燃燒彈。不,現在的名字是“爛骨火油神炮”。
不出意外,韃子的後衛部隊如同被三十群馬蜂蟄咬了一樣,不受控制的暴躁混亂起來。
不同於煤油、硫磺等易燃物,在缺少氧氣時就會熄滅。白磷一但燃燒,即使氧氣嚴重不足,照樣能一直燒灼,直到自己燃燒殆盡。
此時中招的韃子或者戰馬,就在經歷這種堪比酷刑的,高達一千攝氏度,能熔化白銀的持續性燒灼。
虎大威又指揮手下馬上換成,三百克~五百克的大號鵝卵石,快速拋投。因為幾十克的小號鵝卵石,只能驚嚇驅趕普通牧馬,傷害性不大,最多頭破血流。
面對訓練有素的正規戰馬,還有全副武裝的韃子戰兵,還是大號鵝卵石的殺傷力和破壞性更好一些。
按照中國人要麼面南背北、要麼面東背西的傳統。南北走向的無定河河谷,民堡一般都建在河谷西側,這樣大門正對初升的朝陽,寓意為“紫氣東來”。
現在韃子急著撤退,經過民堡時,居高臨下的民堡民兵,迎著朝陽,可以放心大膽的拋投大石塊,不用象以前一樣,只能帶著便於攜行的小石子,總想著打了就跑。
大號鵝卵石的拋投距離近一點,只有二三百米也沒有關係,至少為民堡營造安全的距離,讓裡面的老少婦孺安心一點。作為客人的他們,千萬不能讓主人擔驚受怕。
小衙內也沒有指望這些石頭,能把韃子戰兵和馬匹打死,但能夠打傷,並製造戰場混亂,不斷消耗戰馬體力,防止韃子的騎射反擊就足夠了。
戰馬等動物和人一樣,依賴的都是“生物力”,都需要進食和休息。現在讓它們疲於奔命、頭破血流、到處亂竄,就是為最後的一擊做準備。這是效仿游擊戰的另一個精髓:肥的拖瘦、瘦的拖死。
對於那些敢於抵近民堡的韃子,標槍手會告訴他們:軍事禁地,請勿靠近。
就在韃子想制止後衛部隊的左側混亂時,他們的右側後衛部隊,也就是河谷東側的黃土塬頂部,冒出一群標槍手,朝山谷下的韃子送上一擊必殺的大禮包。
他們的身後,還有一群投石棍民兵,拋投三十個“爛骨火油神炮”,給敵人送上冬季裡的溫暖。然後就在運輸工程兵的支援和配合下,拼命朝山谷裡的韃子,拋投大石塊,以爭取最大的殺傷力和破壞力。
趁著一朵朵奶白色的白磷彈煙霧,還有天降隕石引發的驚慌失措,杜老根悄悄從河谷東側的山溝溝底部,出現在畜群與韃子後衛部隊的交界處,即距離敵人約四五十米左右的位置。
他在兩側黃土塬、茆頂部,總共五十個鋼弩兵和標槍手的專門掩護下,帶領三十一人的九頭鳥大鳥銃部隊,快速衝出狹窄的溝底。
其中十個鋼弩兵,擊殺周邊的韃子,並組成月牙形保護圈;還有十個民兵緊隨其後,驅趕羊群牲畜,清理射界。
一人在山溝與河谷的邊緣位置,專職架設、扶穩可旋轉的三角支架;後面兩人一組負責一杆九頭鳥,其中一人專職射擊,一人指揮方向,並檢查是否是水平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