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第1/2 頁)
日本陸海軍在二戰時的作戰表現應該說是不錯的,即使在從瓜達卡納爾島以後一直是那麼悲慘的作戰,小隊(排)以上集體投降,開小差的事件是沒有的,這在參戰諸國軍隊中是獨一無二的。
但這次就出現了也是參戰諸國軍隊中獨一無二的師團單位&ldo;抗命&rdo;。
有一類戰犯叫&ldo;參謀&rdo;(六十三)
牟田口手下有三個師團長,全部被他撤了職。5月10日第33師團長柳田少將被撤職,5月31日,第31師團長佐藤少將被撤職,6月22日第15師團長山內少將被撤職。
日軍制度,師團長直屬天皇管轄,叫做&ldo;親任官&rdo;。其餘人等無權過問,而這次牟田口公開藐視軍紀,無視天皇,怎麼辦?大家裝聾作啞,只當不知道。那位抗命的師團長怎麼處分?也裝聾作啞,既往不咎。
前面說過日軍已經成了一個官僚機構,軍隊內部就是大家互相糊弄。戰後除了牟田口中將以外,從中央到地方的所有當事者都一口咬定自己是反對英帕爾作戰的,主張早日停止的。有趣的是其中絕大多數人還都能夠拿出證明出來。
那為什麼還在打?4月末參謀本部次長秦彥三郎在視察緬甸時,和緬甸方面軍司令官河邊的意見是一致的:&ldo;英帕爾作戰已經失敗,應該中止&rdo;。
河邊司令官對秦次長是這麼說的:&ldo;中央要是發布中止作戰的命令,我很高興。但要我來發這道命令,我可發不了&rdo;。
為什麼?據說皇軍的字典裡沒有&ldo;撤退&rdo;。
同行的有一位剛剛從陸大畢業的大本營少佐參謀叫後勝(陸大57期),和大本營作戰參謀杉田一次(陸大44期)商量說這是不能再打了,而杉田在瓜達卡納爾島幹過,知道英美軍的利害。回去以後在5月15日的大本營會議上,秦次長報告說&ldo;英帕爾作戰勝利的可能性很低&rdo;,杉田補充了一句:&ldo;完全沒有勝利的可能。&rdo;
東條英機大怒:&ldo;誰說皇軍不能勝利!&rdo;
結果得出這麼一條結論:作戰部隊不提出中止作戰,就繼續進行作戰。
6月26日,牟田口終於絕望,向緬甸方面軍提出中止作戰。7月1日,方面軍作戰參謀青木飛往馬尼拉向南方總軍提出結束作戰。經過大本營許可,7月2日,南方總軍才正式下令中止英帕爾作戰。
第15軍86500人的參戰部隊,損失率在80左右。除陣亡大約20000人以外,全是餓死或由於飢餓而傷病而死?
英帕爾作戰的當事人們幾十年一直在討論的,也是:&ldo;為什麼不能儘早停止作戰行動&rdo;。
這個問題其實是沒有盡頭的?就像&ldo;為什麼不能不打瓜達卡納爾島戰役?&rdo;;&ldo;為什麼要襲擊珍珠港?&rdo;;&ldo;為什麼要進駐印度支那?&rdo;;&ldo;為什麼有77?&rdo;;&ldo;為什麼有918?&rdo;……,沒有盡頭。
因為有這個天皇領軍,因為有那個軍政獨立,因為有那些精英參謀。
大本營參謀,精英中的精英,參謀中的參謀,都是些什麼人呢?
陸大畢業10年以內,軍銜不高,一般從大尉到大佐,年齡不大,一般從30出頭到40不到。
最重要的是,幾乎都沒有上過戰場,不要說吃豬肉,連豬跑路都沒有見過。
來看一位&ldo;昭和的名參謀&rdo;,瀨島龍三的例子,就知道這些精英們是怎麼指揮戰爭的了。
日本人說起陸軍參謀,一般都會想起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