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第1/2 頁)
褚彥超讚同道:&ldo;公子這般謹慎行事確是必要的,不能因眼前之利失了防範之心。&rdo;
&ldo;嗯,&l;慎在於畏小,智在於治大&r;(尉繚語)。小人明白了!&rdo;包柄均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
注1:《道德經》語&ldo;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rdo;,這個解法也很多了,大抵可理解為天地無私,對萬物並不所偏愛。&ldo;芻狗&rdo;是結草所扎,祭祀用的。張玄良的意思則是說,這些用過的東西,本該隨之自然、任其消亡,不該永久地儲存。
第十五章 趁夜而行入院牆
日墜西山,當天邊最後一抹霞光漸漸黯淡,古風書院藏書樓的司籍老俞頭兒放下手中的書本,起身朝樓上走去。
這時候從三樓走下了兩個人,前頭的是一位白衣少年,後面卻是一位作書僮打扮的妙齡少女。
少年見到老俞頭兒現出笑容,很有禮貌地打了個招呼,為老俞頭兒讓過道路;少女卻只淺笑著點點頭,側了側身,卻並沒有說話。
老俞頭兒也含笑點了點頭,緩步向樓上走去。
他挺喜歡這位少年,模樣清秀又很懂禮貌,一點不像有的學子那樣目中無人,言行舉止透著落落大方;當然,後面那位小姑娘更討人喜歡,聽說還是什麼洛陽牡丹,長得可真是俊俏呀,老俞頭兒活了這半輩子,見到的最美貌的姑娘也遠遠及不上她!
看到少女,老俞頭兒不由想起了自己早去的婆娘,唉,真是老了,想這些做甚?
老俞頭兒如今雖為孤身一人,其實對自己的生活還是很滿意的。
他原本不過是嵩山腳下普通獵戶人家的子弟,唯一不同的是,他們那個不大的俞家村,因祖上原是軍戶,人人都練得一身好武藝,老俞頭兒當年更稱得村中武藝最出眾的一個娃子,也正是藉著這身本領,他得以在古風書院中謀了個好差事。
既在讀書人聚集的地方,怎能大字兒不識?於是老俞頭兒努力習文學字,幾年下來竟也可做得文章。書院掌書見他刻苦勤勉,也很是抬舉他,是以老俞頭兒如今已經成為了藏書樓的司籍。
一個貧苦人家出身的娃兒,竟坐到這樣一個位置,管理這麼大書院的藏書樓中的書籍,他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想著這些心事,老俞頭兒細心地檢察了三樓的每一道窗戶,一一落鎖,然後將三樓的門栓閂好,將重鎖落上。
其實落鎖的事兒不歸老俞頭兒管,只是今日負責門禁的掌鑰因家中有事回去了,就把這差事兒委託給他,老俞頭兒孤身一人,沒有家世牽掛,平日就住在二樓的司房裡,也很是方便。
藏書樓的四樓和五樓,也不歸老俞頭兒管,門鑰由掌書親自掌管,那裡尋常幾個月也沒人上去,定期有專人負責清掃和保養書籍。
老俞頭兒慢悠悠地走下樓,準備檢查完了後邊兩層樓後,去找下頭的門房聊聊天兒。
不過老俞頭兒並沒有看到的是‐‐
三樓已經緊閉的窗戶外,一根與牆壁顏色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