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內鬥(第3/3 頁)
一座高聳入雲的烽臺矗立在大地上。它們宛如巨人般威嚴,默默守護著這片土地。每當夜幕降臨,潼關處便會燃起熊熊烈火,火勢如猛獅般兇猛,照亮了整個天空。
這道烈火像一條火龍,沿著烽臺一站接一站地傳遞下去。它穿越山川,跨越河流,將資訊傳遞給遠方的人們。長安方面只要看到這道烽火,就能知道前方戰線安然無恙,心中也會湧起一股安心和欣慰之情。
然而,時間來到了六月初九的夜晚,天空卻突然變得一片漆黑。沒有一絲月光,星星也被烏雲遮蔽。原本應該按時燃起的平安火,卻遲遲不見蹤影。唐玄宗心生恐懼,他深知這意味著什麼——潼關可能已經被攻破!
一旦潼關失守,長安城就將面臨巨大的威脅,陷落似乎只是時間問題罷了。唐玄宗的臉色蒼白,他緊緊握著拳頭,心中充滿了焦慮和不安。他明白,這場戰爭的局勢已經發生了劇變,而他們必須做好應對的準備。
在這個關鍵時刻,唐玄宗召集了大臣們商議對策。眾人面色凝重,紛紛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有的人主張加強城防,有的人則提議組織軍隊進行抵抗。而唐玄宗則陷入了沉思之中,他需要權衡各種選擇,做出最為明智的決策。
與此同時,前方的戰報不斷傳來,但都是些令人憂心忡忡的訊息。唐玄宗感到壓力如山,他意識到,這不僅是一場軍事上的挑戰,更是對整個國家的考驗。而他作為皇帝,肩負著保衛子民、維護國家安寧的重任。
在緊張的氛圍中,唐玄宗決定採取一系列緊急措施。他調動更多的兵力前往潼關,加強防守;同時,他派出使者前往各地尋求支援,希望能夠集結更多的力量來對抗叛軍。
這個夜晚註定是一個不眠之夜,唐玄宗和大臣們都在焦急地等待著最新的訊息。他們不知道未來會如何發展,但他們清楚,只有團結一心、堅定信念,才有可能度過這次危機,保住大唐的江山社稷。
張明轉世的李隆基看到烽火臺的烽火沒有點燃了、唯一的結果就是潼關失守了。潼關是扼守西京長安的咽喉所在、熟讀大唐歷史的張明非常清楚、潼關失守預示著西京長安馬上快被攻破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