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召見李淵父子(第2/4 頁)
!唐國公李淵與微臣素有交情,此次前往太原府,微臣定當不辱使命,同時也可與李大人暢敘舊情。”
張明穿越至此,對虞世基的信任溢於言表。面對內憂外患的局面,他時刻思考著如何破局。在江都陪宮的日子裡,他深感周圍都是老雜毛宇文化及的人,自己彷彿被監視著,之前的失蹤也定然與宇文化及脫不了干係。虞世基的主動請纓,讓張明心中稍感寬慰,他緊緊握住虞世基的手,眼中流露出對他的期望和囑託。
宇文化及,你這個可惡的老東西!朕怎會坐以待斃,任由你率領大批人馬前來逼宮,妄圖將朕置於死地!朕必須先發制人,尋找可靠的外援來與你的勢力相抗衡。朕的表兄唐國公李淵,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啊。
張明覺得自己彷彿穿越到了一個充滿危機的時代,每天都過得提心吊膽。在這陌生的環境中,唯有太監總管胡公公讓朕感到一絲信任,而侍衛長彭林將軍更是朕的心腹之人。然而,彭林將軍所管轄的禁軍人馬數量實在有限,朕必須想辦法讓自己的人得到晉升。
於是,朕以護衛皇宮不力為藉口,罷免了禁軍統領宇文智及。這一舉動,對於宇文化及來說,無疑是朕向他發出的宣戰訊號。他想必也能感受到朕的決心和勇氣。在這風起雲湧的局勢中,朕將堅定地扞衛自己的皇位,保護天下蒼生。
內史侍郎虞世基一路舟車勞頓,歷經數日才抵達太原府。然而,他尚未踏入唐國公李淵的府邸,李淵便已透過安插在陪都江都的密探,得知了虞世基前來傳旨的訊息。
“啟稟李大人,皇上派內史侍郎虞世基來咱們太原傳旨了!”李淵聞此訊息,不禁震驚失色。他本已低調行事,為在亂世中保全自己,主動請求外派至太原。如今,皇帝楊廣卻又將他想起。
皇帝楊廣即位後,洛陽城中悄然流傳著一首名為《桃李章》的讖語。人們低聲唸叨著:“桃李子,得天下;皇后繞揚州,宛轉花園裡。勿浪語,誰道許?”這神秘的讖語如同一股暗流,在人們心中掀起波瀾。
楊廣對這民間讖語深信不疑,心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他視李姓官員為潛在的威脅,決心採取極端手段來消除隱患。於是,一場血腥的屠殺降臨,眾多李姓官員成為無辜的犧牲品。
權臣宇文化及與李渾不和,他對李渾的恨意猶如燃燒的烈火,一直欲除之而後快。然而,苦於沒有合適的機會,他只能暗中等待。如今,機會終於降臨。他緊緊抓住這個讖語,將其作為誣陷李渾的利器。
宇文化及心機深沉,他巧妙地在隋煬帝面前進讒言,誣陷李渾有謀反之心。他的話語充滿了惡意和陰謀,讓隋煬帝的心中燃起了猜忌的火焰。隋煬帝本來就對李渾有所疑慮,再加上宇文化及的誣告,他的懷疑變得更加深重。
隋煬帝的眼神中閃爍著決絕和果斷,他毫不猶豫地下令,命宇文述率領一千多宿衛,如狼似虎地撲向李渾的家。他們的行動迅速而冷酷,彷彿要將一切與李渾有關的痕跡都抹殺乾淨。
李渾的家庭被撕裂,親人的淚水和哀求無法打動那些執行命令的人。整個府邸陷入一片混亂和恐慌之中,無辜的人們在暴力面前無處可逃。
這一場景令人痛心,權力的鬥爭和猜忌的惡果讓無數生命遭受塗炭。人們不禁為李渾的命運感到悲哀,也對隋煬帝的殘暴和宇文化及的陰險感到憤慨。
既然口口聲聲說人家謀反,就應該拿出真憑實據。然而,即使將李渾家翻了個底朝天,也依然沒有找到任何確鑿的證據。即便如此,隋煬帝卻依舊下令將他全家滅門。如此大肆屠殺忠臣,讓人不寒而慄,也讓眾人對煬帝的殘暴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而煬帝不僅殘暴不仁,還寵信丞相宇文化及,這更是讓人憂心忡忡。在這樣的局勢下,李淵深知繼續留在京城必將陷入無盡的爭鬥和危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