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如此興師動眾,敲響冤鼓(第2/2 頁)
招呼後再走報案程式。
冤鼓非小事,無論結果如何,都將給應天府留下汙點。然而,朱政此番正是要將事態擴大,對這點自然不在意。
“班頭所言極是,晚生初次報官,確實魯莽了。”
“能否勞煩班頭引薦一下大人?”
班頭心中暗歎朱政此刻才提出引薦已然遲矣,嘴上仍無奈回應:“你這冤鼓敲得震天響,知府大人早已聽見,隨我進去面見知府大人吧。”
班頭在前引路,朱政緊跟其後步入應天府衙門正堂。
這是他穿越大明以來首次踏足衙門大堂。
此前酒樓事件,他並非明面上的當事人,未曾露面。
酒樓創辦之初,他便無意將其據為己有,而是留給王冬生之妻,即他名義上的母親,用於晚年養老之用。
因她性情溫順,但身體虛弱。
此刻置身大堂,朱政非但毫無緊張之感,反而饒有興趣地環顧四藍。
公堂之上,端坐一位面色嚴肅的官吏。
知府乃大明正四品官員,但朱政頗為困惑,為何大明官員竟戴著枷鎖辦公?
端坐的知府大人內心同樣充滿困惑。
如今這個時代,為何秀才也要像普通百姓那樣,敲響冤鼓來報案?
畢竟他們已考取功名,堪稱聖賢門生。
踏入仕途者,通常會由師長引領,與熟悉的官員們交往,建立人脈。
那些官員們對他們也會有所留意,日後涉及訴訟,往往會偏向他們幾分。
別看如今只是秀才身份,將來或許能一躍成為狀元之才。
“這是……”
朱政望著身負枷鎖的知府大人,又看看領他進來的衙役班頭,一臉茫然。
班頭則習以為常,對於明代官員如此境遇早已司空見慣,這種情況在明朝並不鮮見。
“秀才老爺可能有所不知。”
“咱們這位知府大人也是戴罪之人,本應被革職歸鄉。”
“然而衙門此刻缺少官老爺,一時無人接替。”
“朝廷念其情,特許知府大人戴著枷鎖留任。”
朱政呆呆點頭,心中疑雲密佈。
但這也愈發堅定了他一個想法——不再繼續考取功名!
一旦成為舉人,便會列入大明官吏候選名單。
屆時,倘若朱元璋將現任官吏盡數誅殺,繼任者豈非就是這批舉人?
即便朱政並無貪腐之心,
但官場風雲莫測,哪天被人看不順眼暗中使絆子也未可知。
大明早期,無辜受牽連的官員不在少數。
無論是否參與其中,只要與所謂的危險人物稍有瓜葛,便可能招致斬首之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