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如此興師動眾,敲響冤鼓(第1/2 頁)
王二楞寡言,多數時候只是傾聽,偶爾回應寥寥數語。朱政深知王二楞性情,並不認為他是故意冷淡。
抵達學政大人處,朱政領取了秀才的憑證。自此,他正式成為生員,被納入大明人才庫。
若能中舉,將成為大明人才儲備;
若更進一步考中進士,則將晉升為準官員,哪怕僅位列末名,也能赴偏遠之地擔任縣令。
學政大人安排了燒尾宴,朱政卻婉言謝絕。
燒尾宴乃士人新官上任或官員升遷時,款待前來祝賀的親友同僚之宴。
如今,當地知府、學政以此宴款待新晉秀才,象徵他們由普通百姓步入仕途。
關於“燒尾”,其寓意多源自野獸變身後唯有尾巴無法變化,需以火燒除;
或是新入羊群之羊須燒尾方可被接納;
又或是鯉魚躍龍門之際需燒尾方能化龍。
種種說法,無不寓含榮升之意。
知府、學政舉辦此宴,旨在為同屆步入仕途者提供交流平臺。
朱政對此毫無興趣結交他人。
畢竟,不久之後便是朱棣登基,此人不僅誅九族,甚至誅十族,所謂“第十族”即師徒。
若此宴上有人言語不慎,將來他恐受牽連。
因此,朱政不願冒險,只求平安度過,及早抽身。
他甚至希望與昔日師友劃清界限,以免未來招惹是非。
朱政還從學政大人處購置一套襤衫和四方平定巾。
襤衫為大明秀才專屬服飾,標誌著秀才與普通百姓的區別。
一旦穿上襤衫,平民百姓見之需行禮,身份低微的ji女則需遠遠跪地,待其走過方可起身。
其款式美觀,朱政甚是滿意。
至於四方平定巾,乃職官、儒士所戴便帽,由黑色紗羅織成,呈四角方形,故又稱“四角方巾”。
通常由家中女眷,如母親、妻子、姐妹親手縫製。
然而,朱政名義上的母親長年臥病,妻子尚未娶,家中僅有他與王二楞兄弟二人,只得花費五兩銀子購買。
學政大人見朱政毫不猶豫購入此套服飾,對其財力重新評估,對其缺席燒尾宴的不滿稍減。
朱政作為小三元,本是宴會上焦點人物,他若缺席,難免遭人非議。
學政大人原以為這位闊綽的小少爺會樂意購買他親自批註的“考試輔導資料”,以消解其對朱政未參加燒尾宴的不滿。誰料朱政竟再次拒絕。
若朱政知曉學政大人所思,定會冷笑。他手中握有的資料價值遠超學政大人的輔導材料,豈會看得上?
朱政告別學政大人,找了個隱蔽處換上襤衫與四方平定巾,整飭衣冠,徑直走向應天府衙門,擂響了冤鼓!
歷經多年,他終於具備了申冤的實力!
他終於要向古代萬惡的權貴勢力揮出復仇之拳!
冤鼓一響,無論衙門官員是否情願,都必須立即受理案件,這是朱元璋定下的鐵律。
故而,冤鼓敲響不足半刻,兩排衙役已手持水火棍疾步而出。
他們原以為又是哪個刁民為雞毛蒜皮之事前來報案,此刻卻發現竟是身穿嶄新襤衫的秀才。
秀才不同於尋常百姓,幾句話難以打發,又不可敷衍對待,實為衙役們最不願接待的報案人。
衙役班頭硬擠出笑容,詢問朱政何事報案。
“秀才老爺有何事需如此興師動眾,敲響冤鼓?有事直接來後堂稟報即可,何必如此大費藍章。”
華夏社會講究留三分情面,即便以鐵腕著稱的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亦未能免俗。
朱政經班頭提醒才憶起,通常應私下拜會應天府知府,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