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3/5 頁)
如果讓你去幫忙的話,你能一天呆在巴老的身邊嗎?”然後世界終於安靜了。
可是沒過多久,林一銘就開始了另一種噪呱的手法,他每天必然要追問戈文幾句——“巴老教你什麼沒有?有沒有指導你寫作啊?”如果戈文的回答是yes,那林一銘就會很興奮的掏出一個筆記本來,要求戈文趕緊將巴金指導他的東西說出來,供自己學習;而要是戈文的回答是no的話,那林一銘就會無jīng打採的從戈文身邊飄過。整個過程極為jīng彩,有時候戈文還真的對林一銘這種死纏爛打的釘子戶jīng神有些頭痛不已呢。
見林一銘的目光死死的盯著電視機,戈文不由的大感好奇,好像《霍元甲》已經演完了吧,那林一銘是在看什麼節目呢?
想到這裡戈文便走到林一銘旁邊,然後一屁股坐了下來,還沒等他坐穩就聽到旁邊的林一銘一拍大tuǐ說道:“就要快開了!”
“什麼快開了?”戈文有點納悶的問道,他的眼睛往電視裡瞟去,就是一檔子新聞節目嘛,怎麼還大驚xiao怪的!
林一銘並沒有回答戈文的問題,而是一下子竄到電視機旁邊,把電視機的音量調大了很多,然後他就幾步退回到沙上。
戈文有些奇怪的看著林一銘的反應,此刻他竟然有些jī動,甚至比當初看《霍元甲》時的狀態還要興奮。
有這個必要麼?戈文撇了撇嘴。然後他就聽到電視裡傳來一段很熟悉的音樂聲,轉過頭看去,只見剛才還是新聞節目的螢幕,此時已然變成了一條大河的景sè,上面寫著“話說長江”四個大字。
難道林一銘就是在等這個節目嗎?戈文定了下心也隨著林一銘看了起來。
這一看,戈文還真看出來點不同的苗頭來,光是開頭那幾個剪輯的片頭就很真實,jī流中的竹筏、劃過的龍舟、以及俯視的壯麗山河景sè,都給人一種地理教科書般的感受。
嘶……這是?
“四川盆地的邊緣,是由巫山、大婁山、大涼山、龔萊山、岷山、米倉山兜圈子組結起來的。由於處在群山環抱之中,所以,自古以來,人們要出入就十分艱難。‘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以及‘千古魂銷蜀道難,畏途巉巖不可攀’的詩句,就是古人對四川jiao通的寫照。……”隨著電視畫面景sè的變化,主持人將解說詞娓娓道來。
我靠,這不是《話說長江》嘛!
戈文一下子從沙上蹦了起來,記憶深處關於《話說長江》的記憶都湧了上來:這部25集的關於長江沿岸地理及人文的紀錄片是在1983年8月7日在中央電視臺播的,一播出就反響空前熱烈,曾在央視創下了4o%的收視紀錄,是央視上世紀8o年代最受歡迎的電視紀錄片,是體現了中國紀錄片的最高水準,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紀錄片收視率最高的一部。
戈文之所以能記起《話說長江》這部紀錄片來,還得益於他前世的一段經歷。
前世他偶然看到電視里正播著一個叫做《大國崛起》的紀錄片,當時他對這部紀錄片很感興趣,可惜他只在電視上看了沒頭沒尾的一段。於是他便在網上搜尋了一下相關影片,然後無意間現了一個討論中國電視紀錄片的帖子。在這個帖子裡,作者狠狠的嘲諷了一番《大國崛起》這部紀錄片,然後說中國最牛bī的電視記錄片是中央電視臺在1983年播放的《話說長江》。當時為了反駁這個作者的意見,戈文便專mén在網上找了《話說長江》看了看。不過在看完之後,戈文卻並沒有帖反駁那個作者,因為這兩部紀錄片確實都拍得很好,都是數一數二的作品。而且《大國崛起》和《話說長江》拍攝年代不同,技術含量不同,兩者之間顯然不可能放在一起比較。也正是如此,戈文對這部《話說長江》並不陌生。
如此戈文也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