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初探沱西郡(第1/2 頁)
沱西郡的江東縣城,是一個沒有圍城的縣城。它在還未建造渡口之前,是一個窮鄉僻壤的地方。
就如同沐陽府的鎮安縣城一樣,商業不振。所以在未建造渡口之前,江東縣的百姓,也是窮苦潦倒的人家。
自從建造了渡口之後,江東縣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脈,商業繁榮了起來。
這主要是因為,沱西郡和臨郡的貨物運輸,大多都得從渡口上走。這便讓江東縣城得了地利之勢,店鋪隨之增加了起來。
渡口需要的人力搬運,也讓江東縣的百姓們,多了微薄的收入。日積月累之下,江東縣的百姓們,生活也就比之前過得好了些。
百姓們的生活,也就稍微過得好些而已。真正在江東縣商業繁榮起來後,享受到了紅利的,始終是那些有膽有識的行商之人。
江東縣城在那些商家的日日經營下,逐漸脫胎換骨,與渡口未有之前不一樣起來。
最明顯的變化是,江東縣城的居民增多了,房屋增多了,縣城的地界增大了。
原來縣城廖廖無幾的房屋,如今變得繁多。
當然,好的、大的房屋依然是那些商鋪為主。可是再好、再大的房屋也是底層老百姓建造起來的。甚至於建好後,投入到商業運營中,也多是底層老百姓在參與其中,並盡心盡責的運營著,才有如今的繁榮景象。
這也就是縣城居民增加起來的原因,多了許多為縣城的建造出盡勞力的底層老百姓。
從渡口出發,到達江東縣城的是縣城的南邊。由於位置的關係,江東縣城的南邊,是店鋪聚集的地方,也是江東縣城最為繁榮的地方。
有繁榮的地方,自然就有較為落魄的地方,那就是北邊。
江東縣城的北邊,居住的多是為了一日三餐辛苦奔波的窮苦百姓家。
而江東縣城的官衙,便集中在縣城南邊與北邊的中間地帶,也就是原江東縣城的中心地帶。
如此,江東縣城如今的分佈,無形的分成兩個區域,南邊的繁榮,北邊的落魄。
於是,江東縣城就有南城與北城之說,雖然江東縣城沒有圍城,卻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兩城區域之分。
這些,都是帶路的小夥子告知劉仁杰眾人的。
劉仁杰幾個大人,自然聽的有滋有味。甚至於蔣立平和李良,都自然的靠近帶路的小夥子,聽著異域的故事。倒是小丫頭蔣欣欣,放飛了自我,沒心沒肺的一頓亂跑,好奇的打量著這新來的地界。在她的世界裡,真就是當成了遊玩的場所。
幾里的路程,對於常用步伐來丈量大地的人們,其實一點都不遠,也不難,很快便到達了江東縣城的南城。
帶路的小夥子,是個實在人,也正是個實在人,劉仁杰只能從其口中知道一些常識,更多的資訊,只能依靠自己再去探尋。
從林保瑞領走他的薪勞,帶路的小夥子,他的任務也便完成了,他還要趕回渡口,期許著能再有更多的工作,用勞力換取未來生活的保障。再說,他也並不在江東縣城居住,總是要回去的。
劉仁杰眾人,自然落腳在南城。這裡是江東縣城最繁榮的地方,自然也就有外地行人最需要的臨時居住所——客棧。
如今的江東縣城,也算是一個商業較為繁盛的縣城,客棧還是很好找的。
客棧的掌櫃,打量著劉仁杰一行七人,他還真是無法猜出劉仁杰七人出行的目的,雖然他也算是個見多識廣的商人。
四個大人和三個孩子,說是走親戚吧,看七人氣質,又不像。說不是吧,又有幾個孩子,帶著孩子在外,不是走親戚,也說不過去。
劉仁杰未讓客棧掌櫃過多的疑惑,他便告知掌櫃,說他們是遊玩而來。
掌櫃的心裡才釋然,原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