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初踏沱西郡(第1/2 頁)
“傑哥,如果我們要向外發展,我們該往哪去?”
“沱西郡。”
“傑哥,為何選擇沱西郡,沱西郡與沐陽府可是隔著一條沱江,往來只能走水路。”
“對於外面的地域,我們一無所知,我們要想在外面發展起來,如若要有所依靠的話,只能依靠沐陽府的官府。畢竟我們在沐陽府的亂局中,為沐陽府的官府出過力。小偉,你還記得嗎?當沐陽府生亂之時,沐陽府向外求援,是哪裡先來增援沐陽府官府的。”
“是沱西郡的駐兵。”
“沒錯,是沱西郡的駐兵。從此能看出,與沐陽府官府要好的體制,是沱西郡的官府。他們第一時間,響應了沐陽府官府的求援。而我們在外,能依靠的,只有沐陽府官府。所以我們若是向外發展,自然選擇與沐陽府官府關係好的一方的地域去發展為最佳。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廂情願的想法。可能,沱西郡官府願意響應沐陽府官府的求援,只是因為雙方彼此離得近。”
“傑哥,你的想法是不錯的,縱使沱西郡官府對沐陽府的增援,不是因為關係好的緣故,卻也是很給沐陽府官府面子的。如此的話,我們選去沱西郡發展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選擇去沱西郡發展,我還有一層想法,那便是利益。越是運途的不便,中間產生的利潤便會越大。所以,沱西郡相對來說,更利於我們前去發展。”
沱西郡連通臨江碼頭的是一個渡口,此渡口在臨江碼頭的上游幾十裡外的對岸。
渡口之所以不能成為碼頭,是因為那裡的水域不夠深。
能成為貨船停靠的碼頭,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便是,水域夠深且靜。
方圓幾百裡,也只有臨江碼頭的水域,符合此條件,所以朝廷才選擇了臨江碼頭的水域建造碼頭。
隨著臨江碼頭改為民用,臨江碼頭周邊的地界,也隨之建造了許多渡口,以便於貨物的運輸。
可是各地渡口的水域不夠深,一般的大型貨船,無法靠近渡口裝運貨物。
大型貨船隻能停在江中,等待小型船隻從渡口往返運來貨物裝上。
這就決定了,渡口也不是隨意建造的,也是有條件的。
這個條件便是,建造渡口的水域,江中水流也不能太急,以便於大型船隻能在江中停留。
或許有人奇怪,為何沱西郡不在臨江碼頭的對岸也建造一個碼頭呢?求其次,建造一個渡口也行啊。既然臨江碼頭的水域,適合建造碼頭。那相對於對岸的沱西郡,也完全可以利用此水域啊,何必捨近求遠呢?
不必驚奇,不是沱西郡不想在此水域建造碼頭或渡口,是不能。
因為沱西郡那邊的江岸邊,不像臨江縣也可以說是沐陽府這邊的江岸邊一樣,是一片平地,而是一座大山。
所以,沱西郡的渡口,只能選擇在了上游幾十裡外的江岸邊。
這還是沱西郡非常的幸運,有一塊好水域能建造渡口,有些郡府,連適合建造渡口的水域都沒有呢。沱西郡的臨郡便是如此,他們的商業運轉都依靠沱西郡的渡口。
商船捎搭著劉仁杰眾人來到了沱西郡的渡口的江中,劉仁杰眾人從商船上下到小船,再到渡口上,才算真正的到了沱西郡。
沱西郡的渡口,是建造在沱西郡的江東縣縣域。渡口離江東縣城,還有一段距離,並不像臨江縣城一樣,有那麼好的運氣,碼頭離縣城,一路直通縣城且不遠。
江東縣城的運氣也不是很差,雖然渡口離縣城有一段距離,卻也不是很遠,也只有幾里路程。
沱西郡的渡口邊,也建造有倉庫,只是相比於臨江碼頭的倉庫規模,便顯得少得可憐。
但沱西郡的渡口,畢竟是兩個郡的合用渡口,商人也是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