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自家人(玄清竹打賞加更)(第1/2 頁)
洗去奔波一天的塵土,劉協與董承換了寬鬆的常服,以家人之禮,對面而坐。
董承能力不行,但態度極好,主動讓出兵權,劉協還是感激的。
至於董宛,反正是命中註定,早收晚收都要收。
反倒是董宛有點害羞,不知道躲哪兒去了,只是讓侍女來服侍劉協洗漱。
“臣預祝陛下旗開得勝。”董承舉起水杯,客客氣氣地說道。
“阿舅厚愛,我感激不盡。”劉協回敬。“征途漫漫,以後還要阿舅多多幫襯。”
董承喝了一口水,撫著鬍鬚,大大咧咧地說道:“陛下,臣剛才所言,都是心裡話。臣是文不成,武不就。若是太平無事,臣還能蔭託陛下,做個富貴閒人。如今這兵荒馬亂的,臣真幫不上什麼忙。”
他又喝了一口水。“不過,臣也不會讓陛下為難。臣的兵權可以放棄,臣的女兒也不想做什麼皇后。只要陛下心裡有她,是不是皇后沒那麼重要。為了一個皇后之位和那些讀書人鬧,不值當。”
劉協眉心緊蹙。
董承這句話挑動了他的心結。
伏完被立為皇后,並不是伏完本人的意志,而是公卿大臣的意志。
伏氏是儒家世家,伏完本人懦弱無能,甚至連爭權的慾望都沒有,伏壽正是公卿大臣們最理想的皇后,伏氏也正是公卿大臣們最理想的外戚。
前一個這麼理想的外戚是竇武。
大漢的外戚和皇室一樣,是一個漸漸被儒生馴服的利益集團。也正因為如此,桓帝和靈帝不得不另起爐灶,扶持宦官集團,與儒生為主體的朝臣對抗。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宦官集團的出現是君臣爭權的一個結果,而不是原因。
外戚被馴服,宦官被清除,朝臣們大獲全勝,卻被西涼武夫抄了底。
其實董卓一開始也是願意被馴服的,只是袁紹及其黨羽不肯給他機會。
即使是在李傕、郭汜等人的刀鋒之下,朝臣們依然不忘掌控局面,為才十五歲的皇帝立了皇后,一個符合他們要求的皇后。
“陛下,這些讀書人能說會道,又好結黨,可不能得罪。”董承說道,態度誠懇。
看得出,他是真的沒有和朝臣們正面對抗的勇氣。
“多謝阿舅提醒。”劉協淡淡地說道。
現在不是討論這件事的合適時機,董承也不是討論這件事的合適人選,不如不談。
兩人把話題扯回了當前的戰事上。
董承雖然能力不行,畢竟在李傕手下做過幾年,對相關情況還是熟悉的,能給劉協提供一些參考。考慮到前鋒是郭汜率領的近萬步騎,劉協先問起了郭汜的情況。
董承也很坦率,直接否決了郭汜其人。
“有勇無謀之輩,不足為患。”董承揚揚手。“適足為陛下磨刀爾。”
劉協忍著笑。“還請阿舅詳言。”
董承自信地點點頭,說起了郭汜。
“論武藝,郭汜超過李傕不少,當年在長安城下,和呂布一戰,也算是令人大開眼界。並涼多勇士,誠非虛言。不過,郭汜雖勇,卻是個懦夫,而且是真正的懦夫。”
“何出此言?”劉協大為不解。
“他懼內。”董承滿臉鄙夷。“郭汜雖是統兵大將,卻是個愚蠢之輩,偏聽婦人之言。他與李傕交惡,就是其妻挑撥所致。說起來,這西涼的女人真厲害,身材高挑,胸大臀肥,一看就知道能生……”
見董承有跑偏的可能,劉協連忙將他拉回來。
“郭汜除了懼內,還有哪些弱點?”
“膽小。”董承意猶未盡的咂了咂嘴。
“膽小?”
“臣剛才說了嘛,他是個懦夫。”董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