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大漢第一捧哏(第1/2 頁)
劉協很意外,盯著董承看了又看。
一旁胡吃海塞的董宛也很意外,仰起頭,瞪著一雙又黑又亮的眼睛,尷尬地看看董承,很想說些什麼,奈何嘴被食物塞得滿滿,一個字也說不出,倒是汁水從嘴角溢了出來,在下巴蜿蜒流淌。
“阿舅……”劉協欲言又止。
他的確有先收董承兵權的意思,但絕對不是現在。
就算是軍事小白也知道,臨陣換將,影響太大。
況且他自己也沒做好完全承擔責任的準備。
他只是想借這個機會實踐一下人民路線,為將來改造軍隊積累一些經驗,並不想現在就指揮作戰。
至於董宛,反正都是碗裡的菜,跑不掉的。
才十三歲而已,不急在一時。
董承這是什麼意思,對他的侵權有意見,故意反著說?
又或者趁機要價,與伏完爭鋒?
畢竟有些人的腦回路有限,目光也只能看到那麼遠,不知道現在與皇家結親有多危險。
董承離席,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
諸將看在眼裡,互相看看,不知道董承是搞什麼。他們剛才只顧著吃喝,也沒聽清董承與劉協說了些什麼,見董承突然大禮參拜天子,都有些懵了。
“陛下,臣本非將門,河間一俗人而已。託祖宗有靈,姑母嫁入解瀆亭侯府,生先帝,而為皇親國戚。董卓亂政以來,臣文無安邦之策,武無平叛之能,唯有一顆赤誠之心,與在座諸君併力,與亂臣周旋。”
董承說著,落下淚來。淚水沿著臉頰,流到鬍鬚上,將鬍鬚沾在一起,原本還算雄壯的鬍鬚變成了一綹。董承的聲音也和鬍鬚一樣,變得糾結無比,幾乎泣不成聲。
“臣等外困於西涼虎狼,內愧於忠孝節義。眼見家園被毀,親友為賊臣屠戮,百姓橫屍當途,卻不得不強顏歡樂,屈身事賊。其中辛苦,不足與外人道。”
諸將聽了,想起被想起這幾年的委屈,也不禁落下淚來。
一時間,帳內抽泣聲一片。
董承抬起手,抹了一把臉。“賴祖宗英靈保佑,陛下安然無恙,如今又奮起自強,臣欣慰之至。奈何資質有限,不足以輔佐陛下,願將全軍委託陛下,與李傕、郭汜一戰,不負祖宗,不負天下。”
他又指著諸將說道:“在座諸君,不論來自何處,都是大漢忠臣。願陛下以為心腹,信如手足,君臣同心,再興大漢。”
董承一邊說著,一邊悄悄招手,示意愣在一旁的部下趕緊表態。
有人眼尖,看到了董承的小動作,連忙離席。
有人帶頭,立刻有人跟上,沒一會兒,所有的人都跪在董承身後,齊唰唰地大聲請願。
董宛有些慌了,伸長脖子,將嘴裡的食物嚥下去,也跪在了董承身邊。
董承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臣等願隨陛下,赴湯蹈火,破賊臣,興大漢。”
諸將有樣學樣,齊聲吶喊,聲音洪壯。
不得不說,這些人當初能被挑進來,還是經過了一些選擇的,不論是相貌還是身高,又或者是聲音條件,都有模有樣。此刻跟著董承齊聲效忠,自有一番聲勢。
劉協見狀,也不能再退。他起身走到董承面前,扶起董承。
“阿舅如此,朕感激不盡。那就讓我們君臣為家國,為大漢,與李傕、郭汜堂堂正正的戰一場,看看誰才是天命所歸。”
“陛下天生聰穎,先帝當年便欲以陛下為嗣,只是被屠夫何進所誤。如今陛下即位,正是先帝心心之念所在,也是大漢中興之兆。”董承舉起拳頭,瞪圓了眼睛,大聲說道:“大漢必勝。”
諸將熱血上頭,跟著大呼:“大漢必勝!”
“大漢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