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第2/2 頁)
不折不扣的奸邪小人。
一山不容二虎。
封建專制制度下,不可能容有二人分享大權,言出法隨的皇帝是如此,代行皇權的重臣也是這樣。皇帝不理政,造成權力真空,不論外戚還是大臣,是潔身自好還是心懷叵測,誰都無法擺脫權力爭奪的陰影。
張居正事後向同為高、張二人知己的兵部尚書王崇古寫信抱怨,痛恨昔日的知己聽信小人讒言,防範猜忌,自己屢屢對他忠言相告,高拱不但不接受,反致疑怒,最終做出令親者痛仇者快的傻事。
如果高拱有幸早生幾年,或張居正稍晚入閣幾載,順利平穩地完成權力過渡,那麼大明王朝的中興之氣也將更為長久和飽滿。可惜,歷史不能假設,我們只能接受這殘酷的現實。
且說臥病在家的高儀,看到老上司下場狼狽,大驚失色,擔心牽連到己,憂心忡忡,使得病情加劇,竟嘔血三日而死。
高儀入閣辦事僅一個多月,隆慶死了,與高、張一起為顧命大臣。在兩位鐵腕人物的傾軋之間,虛與委蛇,在權力爭鬥達到白熱化時,他臥病不出,避免了麻煩。
現在,三位顧命大臣一去一喪,就剩下張居正一人獨守文淵閣,獨挑宰輔重任。
三十年寒窗,坎坷升遷。一生功名所求,已達巔峰,真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可一旦權柄在握,張居正反倒有些茫然。他清醒地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乃禍福旦夕的險境,是生拼死奪的戰場。凡行事做人,更當小心謹慎。
不知此時的張首輔是否還記得多年前與高拱一起登山的那個秋日下午,當時他立下了&ldo;若他日身肩國事,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rdo;的誓言,那時年輕氣盛的他想不到自己登上權力巔峰的最後一塊墊腳石,正是昔日如父兄般親切的高拱大哥。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