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第2/3 頁)
rdo;薩軍將琉球王尚寧等百餘人俘至鹿兒島,達三年五個月,逼迫尚寧王屈辱地承認向其&ldo;進貢&rdo;。同時還強行割佔琉球北部五島。但即便如此,也尚未改變中琉關係。如據《明史》記載,萬曆十四年(1616),&ldo;日本有取雞籠山之謀(其地名臺灣)&rdo;,當時忍辱負重的尚寧王在國家殘破的情況下,依然不忘&ldo;遣使以聞&rdo;,通報中國防備日本侵略。清朝入主中原後,中琉冊封關係繼續保持,貿易和文化交流還更為擴大了。然而,日本明治維新後,迅速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原來薩摩對琉球的侵略掠奪,還只是日本西南某個島藩的強盜行為;現在,日本則要進行整個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擴張了。明治初年的&ldo;徵韓論&rdo;中,就提到了要侵佔琉球。明治五年(1872),日本借琉球使者到訪日本之際,突然強制&ldo;冊封&rdo;琉球國王為藩王,並列入所謂&ldo;華族&rdo;。這是維新政府強行改變日琉關係的第一步。而這些行徑,當時都是暗中進行,對中國隱瞞的。從此,琉球便成為了所謂&ldo;日清兩屬&rdo;。而後,日本政府不斷施加政治、軍事壓力,進一步脅迫琉球斷絕與中國的宗屬關係,但每次均遭拒絕。如1875年8月5日琉球王尚泰答覆日方的信中,便說不能&ldo;忘卻中國累世之厚恩,失卻信義&rdo;。還提到所謂&ldo;兩屬&rdo;之事,&ldo;以往對中國隱匿,懇請對中國說明,採取明確處置&rdo;,並表示&ldo;願對兩國奉公,永久勤勉&rdo;。但日本還是不肯罷休。面對日本政府的百般逼迫,琉球國在不斷向日本&ldo;請願&rdo;要求保持中琉關係、不變琉球國體政體的同時,還向西方各國公使發出外交求援信。日本惱羞成怒,1879年1月10日日本《朝野新聞》竟稱&ldo;琉奴蔑視我日本帝國甚哉&rdo;!於是,日本決定不顧國際公法,不顧琉球國臣民的意願,加快吞併琉球。1879年3月,日本向琉球秘密派出軍警人員,採取突然行動,在首裡城向琉球王代理今歸仁王子命令交出政權。4月4日,日本悍然宣佈&ldo;廢琉置縣&rdo;,即將琉球國改為沖繩縣。隨即大肆搶掠中琉往來的文書、文物和寶印,以及琉球國的政府檔案,企圖銷毀和隱匿歷史見證。並強迫尚泰王等前去日本。這時,琉球王國仍拼死反抗,發出血淚抗議,並曾秘密派官員赴天津謁見李鴻章,請求中國&ldo;盡逐日兵出境&rdo;。清政府也據理與日本力爭過,但終究未能派兵援助琉球。這當然也是與清朝政府腐敗、實力衰落有關的。當時,琉球國陳情通事林世功還在北京壯烈自殺,以死抗議日本侵略,以死請求中國出兵。然而&ldo;自為一國&rdo;的琉球還是生生被日本滅絕了社稷!但反抗運動繼續進行,大概到甲午戰爭結束後才漸息。直到1919年,時任中華民國大總統的徐世昌,在組織人輯集清詩總集《晚晴簃詩匯》(1929年編成)時,仍然將琉球詩人的詩作為&ldo;屬國&rdo;的作品收在最後一卷中。1925年,著名詩人聞一多發表《七子之歌》,將被帝國主義列強強佔去的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今山東威海市)、廣州灣(今廣東湛江市)、九龍、旅順大連七地,比作離開了母親懷抱的七個兒子,哭訴著被強盜欺侮蹂躪的痛苦。在&ldo;臺灣&rdo;一節裡他也寫到了琉球:&ldo;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rdo;流球滅國一百二十年後,日本政府別出心裁地把2000年西方七國首腦會議放在沖繩召開。日本還特意新印了面值2000日元的紙幣,上面的圖影是當年琉球王國的遺蹟。真不知那些世界首富國家的首腦,坐在當年琉球國的土地上,會不會回想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