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心靈念動,占卜得機(第2/4 頁)
漲之理,靈感相應,因果相隨,捿如影響,為內便是諸般心神幻相,全靠自身毅力智慧,戰勝諸魔,自不必說。為外便是天災人禍,小則遇事不順,大則傷身害命。未至念生念滅,不著一物,圓融無礙的太乙之境,總是無法避免。
這外魔來時,一任玄功佔算,對於自身災劫備悉因果,事到臨頭,卻不能躲,也躲不過。到時全憑個人洞悉玄機,或師長提前指教,劫來之時,稍微應點,或者以本身玄功法力,人定勝天,強過劫數,等到劫數一過,氣數又漲,自然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但不能強行躲避,不然到時你不去應劫,劫來找你,其間變化萬千,可能小劫變大劫,又多了一層危險,最險的是你就算深藏荒山古洞,人跡不到之處,本身功候到了,天劫來臨,外劫也隨氣機感應,同時來到,內外交加,更無生路。
“依我心意,得祖師授法,拜師已無必要,本應在山中潛修,若無要事,絕不出山。這數年只為取那九寒神珠出山一次,被那不知名的二人又下手搶奪,依我法力劍術,本能及時脫逃,但因好勝,又與他們爭鬥,雖然有勝無敗,但也惹下其背後之人,先樹了一個仇敵,未來也不知會如何?”
“再有這次,為採藥煉丹出山,遇此閒事,本可逐走那二人了事,但是殺機一啟,又難自制,這又惹下一個敵人。”
“有道是秋風未落蟬先覺,禍福之間自有感應,我多年未想天數之事,此事過後,突然憶起,難不成是劫數來臨之兆。”
張元心中猶疑,但是想到自己元神通靈,事出必非無因,不可輕視,隨心中暗道:
“嗯……”
“不可不防啊,劫來之時,若不能分明,便有生死之憂。”
“可惜那大衍神數,雖有鬼神不測之機,但十分精微,我雖然稍明大概,但我多年只顧修行煉寶,並未深研。若要佔算,恐怕算不到什麼。”
想到此處,剛想就此作罷,走一步算一步,不行就隱身出行,不用劍光,雖然來回費事,但也卻也是個辦法。
但沒想到此念一出,此時卻有心神不寧之感。
知道自己掛念此事,惹動愁緒。
“嗯……”
“算了,不妨一試,就算算不到什麼,也可稍平心緒,此時心在別處,如同異物侵身,也是難受。”
張元暗道。
隨即便降落劍光,看向下方。
卻是那張元功力不夠,大衍神數不能外用,在指尖掐算。行法之時,非要返神內視,在靈臺紫府之中,排列卦相,元神感應,參天測地,因物求相,默算天機。
當此之時,因是全力運神,一經入定,便對外物不聞不問,為求安全,所以先要找一個合適的藏身之處。
只見下方卻是一座城鎮,四外倒是山川綿延,只是大多不高,小的有幾十丈高,大的有數百丈高下,甚是荒涼,林木極少,但是荊棘遍佈,荒草成群,土質看起來也極鬆散,在這雲州卻不多見。
隨著張元目視找尋,過了不久,卻也找到了一處隱敝之地。
卻是一坐山勢迴環,而形成的深溝,許是日久暴雨之下,水積沖蝕,泥土下陷,深溝之中,又有許多孔洞,小的尺許,大的卻有丈許,四外荊棘幾乎人同高,料也無人到此
隨即隱身降下,不久落到地上,果見四外連野獸之跡也無。只有幾個土洞,尋了一個大的,往下一看,只見深有數丈,四外俱是土壁,如同一口深井,不過側方卻有一個僅可容人的孔洞,想是水流滲透沖刷而成,除了洞口光明,往裡卻看起來黑呼呼的。
張元見狀,知道這處十分隱蔽,就算有人,也絕不會到這荒山野地。隨即飛身向下,去往土洞之中,入了其內,卻見洞有五六丈深淺,寬有三四尺,剛可容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