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中帶淚(第1/1 頁)
亦浪前段時間看新聞看到,子華神又出新戲了。
還是覺得你最好。2018年金盤口之後,(2018年,7月,58歲的黃子華在香港紅館舉辦他人生中的最後一場演出——《金盆啷口》,意為:金盆漱口)我們又可以見到粵語區子華神的他了。
新週刊撰文揭秘過他的成功:以年為單位進行創作,寫下數百頁原創講稿,最後濃縮為兩個小時頻繁又嚴密、好笑又耐嚼的梗,做到這一切的黃子華從文化中心到伊館再到紅館,憑藉自己在脫口秀領域的成就獲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從商業角度看,他無疑是個性標籤很鮮明的,因在娛樂圈刷不了臉,憤而離開原本賽道創立“棟篤笑”,差異化轉型很成功,贏者通吃。
而人文角度看,他出國到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留學讀過哲學,這麼一個外人看來毫無用處的專業,使他的段子總能一針見血地針砭時弊。
他也如同曹雪芹般遭受過世態炎涼。
媽媽改嫁結婚那天,他問周圍的人為什麼自己不能去參加自己媽媽的婚禮,後來才知道,原來媽媽結婚的物件,不是他爸爸。這很黃子華。
他對人類有大愛有悲憫有共情力,句句血淚的精品段子讓觀眾笑中帶淚。
自從買了電腦,亦浪的娛樂生活得到提升。當時,他和兄弟們也很愛看子華的棟篤笑。就如今天的人們愛看李誕們的脫口秀一樣。
在迅雷把能看的棟篤笑都看了,然後也把他主演的電視劇電影也一本不漏地看了個遍。
亦浪看得最多的是《絕代商驕》和《奸人堅》這些。特別是《絕代商驕》,沒有什麼好劇看的時候,亦浪反覆刷了幾遍,就像當年看金庸古龍梁羽生等武俠小說一樣,都是反覆閱讀。這也是學到了牛“反芻”技能的真諦。
《絕代商驕》把一些商業模式和商業案例的講解都融入其中,令亦浪受益匪淺,還有麥提爽和淼淼的cp很甜,值得一磕。當然啦,許多人看黃子華的戲,都覺得是在看棟篤笑,只不過換個舞臺表演而已。
因為子華在戲裡多數金句頻出,原本看子華的單口相聲要買票,現在不用買票堂而皇之地欣賞他的本色出演,為了觀眾看得高興,還拉了一大片演員陪他演出,還有cp磕,簡直是便宜大甩賣啊!高價效比啊!
特別是打工人,看了子華的金句,更有共鳴。
老闆俾你人工,一半系俾你做嘢,一半系用來受氣的。當你在職場受了委屈,無處申訴無處發洩,聽到這句話,你會有茅塞頓開、豁然開朗的感覺,吃得鹹魚就要抵得渴。亦浪想起他同學跟他說過的自身經歷,他同學當時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上班,錢是掙得錢,只要是加班費累計多,但一天只能睡一兩個小時,因為全球化,國內與國際股市處於不同的時差,這也是金融行業的特點了。
我依家唯一的人生座右銘系輸少當贏,唔系輸少少當系贏,系輸淨少少都當系贏。這句話,估計魯迅看了也會引以為同類。
股市一敗再敗時說:一個錯誤同樣犯四次系咪腦缺鈣啊?唔系!我係腦缺腦!不僅股市,戀愛何嘗不是如此,段譽對王語嫣的痴情狂熱不也復刻了金庸先生對他喜愛女神的狂熱追求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