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第1/2 頁)
岳珂《桯史》卷二記載:&ldo;嘉泰癸亥歲,改之(劉過)在中都,時辛稼軒帥越,聞其名,遣介紹之。適以事不及行,作書歸輅者,因效辛體《沁園春》一詞,並緘往,下筆便逼真。其詞曰……辛得之大喜,致饋百千。竟邀之去,館燕彌月,酬唱亹,皆似之,愈喜。垂別,周之千緡。 &rdo;對新結交的朋友劉過,辛稼軒款待其一月有餘,先饋贈百千,臨別又周之千緡。
辛棄疾有首《最高樓》,詞前有一序言:&ldo;吾擬乞歸,大子以田產未置止我,賦此罵之。&rdo;當時他在福建任職,受到彈劾,即將離任,兒子勸阻他,說尚未置下田產,辛詞人就將其大罵一通:
吾衰矣,須富貴何時。富貴是危機。暫忘設醴抽身去,未曾得米棄官歸。穆先生、陶縣令,是吾師。 待葺個、園兒名&ldo;佚老&rdo;,更作個、亭兒名&ldo;亦好&rdo;,閒飲酒、醉吟詩。千年田換八百主,一個口插幾張匙。便休休,更說甚,是和非。
辛稼軒還曾說過&ldo;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rdo;。那麼稼軒究竟有沒有求田問舍呢?他的田產究竟有多少呢?淳熙八年前,辛棄疾在江西上饒建造了一座規模龐大的莊園,這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稼軒,他的別號也是由此而來。這所莊園又有多大呢?洪邁的《稼軒記》雲:
郡治之北可裡所,故有曠土,三面附城,前枕澄湖如寶帶……濟南辛候幼安……一旦獨得之,既築室百楹,財佔地十四。乃荒左偏以立圃,稻田泱泱,居然衍十弓。意他日釋位得歸,必躬耕於是,故憑高作軒下臨之,是為稼軒。田邊立亭曰植杖,若將真秉耒耨之為者。東罔西阜,北墅南麓,以青徑款竹靡,錦路行海棠。集山有樓,婆娑有堂,信步有亭,滌硯有渚。皆約略位置,規歲月緒成之。(《洪文敏公集》卷六)
二十一、辛棄疾(7)
文章中提到的建築有 &ldo;集山樓&rdo;、&ldo;婆娑堂&rdo;、&ldo;植杖亭&rdo;、&ldo;信步亭&rdo;、&ldo;滌硯渚&rdo;等,此外,文中未提及但辛詞中常常言及還有&ldo;帶湖&rdo;、&ldo;南溪&rdo;、&ldo;篆罔&rdo;、&ldo;蔗庵&rdo;、&ldo;雪樓&rdo;。這麼多地名,想必莊園的規模應該不會太小,據說在莊園完工之前,朱熹曾進去偷偷窺視一番,結果大驚失色,後來把這見聞告訴陳亮,陳亮則寫信給辛稼軒,勸說他不能太奢華:
始聞作室甚宏麗,傳到《上樑文》 ,可想而知。見元晦說,潛入去看,以為耳目所未曾睹。此老必不妄言。(《龍川文集》卷二一)
朱熹說這麼壯麗的莊園,他生平未睹;羅忼烈教授說朱熹好歹也是見過世面的人,怎麼會如此大驚小怪呢?可見辛棄疾的莊園不是一般的宏麗。接下的問題是,辛棄疾財富從何而來呢?羅忼烈教授採用了排除法。首先排除他繼承大筆遺產的可能性。二十三歲的辛棄疾一口氣從山東跑到建康,即使在淪陷區有大筆財產,也來不及帶出來。今天我們盡可以把辛家的祖業想像得十分豐厚,但無論多豐厚的祖業都葬送在金人的鐵騎之下。羅教授還特別指出,辛棄疾的岳父範邦彥只是一名窮縣令,不像卓王孫可以分童僕百人、錢百萬給女兒。指望從岳丈家得到大筆財產也是不現實的。
羅忼烈教授排除的另一種可能性是辛棄疾的合法收入,即俸祿。辛棄疾做官的日子不過二十年, 其中有些還是窮官職,按照《宋史&iddot; 職官志&iddot;奉祿制》來粗略計算,就是把服官二十年的全部薪俸積下來也辦不到。此外辛棄疾也不夠資格被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