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第1/2 頁)
康熙考慮如此周全,提出如此人性化的建議,胤礽還能什麼話好說呢?他自然沒有別的話說,當即點頭就應了是。
其實與石文炳的見面,還是挺尷尬的。女婿與岳父的見面本該是女婿緊張的,結果胤礽還沒怎麼樣,倒是石文炳有些緊張,胤礽心裡忍不住好笑,心裡卻想著,到底自己有一層皇太子的身份壓著,否則的話,就該他自己緊張了。
胤礽含笑,不倨不傲的跟石文炳說了幾句話,漸漸的,被他和煦的笑容所感染,石文炳也就不那麼緊張了。
臨走前,石文炳躊躇許久,還是問出了心裡想問的話:「太子爺,您會給小女寫信的吧?」
雖然皇上這樣跟他說了,但他怕皇上不過是隨口說說而已,他也怕太子不肯費心給他的女兒寫信,那這樣一來,自己女兒就算將來得封太子妃,也是太子爺接觸最晚的女子,到時候,怎麼拼得過太子爺身邊的一眾女人呢?
石文炳心裡,總是不免為了女兒的未來所擔憂的。早早大婚不好,晚些大婚也是不好的,偏偏皇上金口玉言說了要延後幾年再大婚,看這個樣子,估摸著是要等女兒十六歲之後才能大婚,就這四五年的功夫,要是太子爺把他女兒忘到了腦後,那可怎麼好呢?
石文炳心裡也矛盾得很,但他卻也知道,皇上的決定是兼顧所有的,所以,他所愁的就是太子爺,只要太子爺肯按照皇上的吩咐去做,那他也就沒有什麼可發愁的了。現今他唯一擔心的,就是太子爺不肯做。
胤礽早把石文炳眼底的擔心看在眼裡,微微一笑道:「石副都統放心,我既然應了皇阿瑪,自然會做到的。有空時,自會給令愛寫信。」
「臣多謝太子爺!」
石文炳吃了一顆定心丸,這下子是真的放心了。他覺得他可以踏踏實實的回杭州去,把這些事兒都跟女兒說說,然後叫女兒安心等著太子爺的信了。
☆、第75章
既然答應了會寫信,胤礽也沒閒著。
忙完了課業,胤礽回了毓慶宮,就預備給石氏寫第一封信。
顧氏在一旁給他磨墨,見胤礽拿著筆半日沒下筆,便笑道:「太子爺這是為難不知道給石家姑娘寫什麼麼?」
胤礽已定下石家長女為太子妃的事情並未公開,朝野上下俱都不知,但有心人從康熙對待石文炳的態度也能看出來,不過這事兒應是康熙一人說了算,別人是沒有什麼置喙的餘地的。而後宮之中,雖有猜測,但也只有顧氏一人是得了胤礽的親口證實的。
因為胤礽給石氏寫信,便只讓顧氏在一旁伺候磨墨。
「我與她從未見過,也不知她討厭什麼喜歡什麼,上回跟石副都統說話時,我也不能開口問問石家姑娘的情況,畢竟那樣就顯得唐突了,」胤礽有些苦惱,道,「這會兒到了下筆的時候,才覺得當初該問問的。也不至於如今在這裡為難。」
顧氏聽了這話,一邊磨墨一邊笑道:「正因為從不瞭解,皇上才讓您跟石家姑娘通訊的呀。其實,石家姑娘將來是要做太子妃的,您也不用急著先了解石家姑娘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您該讓石家姑娘先了解您的,等說上話之後,這一來二去的,不就都知道了麼!」
胤礽一想,覺得顧氏說的也有幾分道理,他凝神想了片刻,便用筆蘸了墨汁,提筆寫下幾行字道:「近些日子課業甚緊,皇阿瑪和師傅都比小時候嚴苛多了。——上回與令尊匆匆一晤,倒覺得令尊脾氣甚為溫和。——近日京中秋雨多,記得前人寫雨的詩句頗多,不由得想起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之句來,這是寫杭州西湖的。我倒未去過,這些年,我也只出宮去過古北口避暑。——只不知汝去過西湖沒有?汝居於杭州,實在頗讓人羨慕。」
他信筆由心,想到哪就寫到哪,寫了這幾行字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