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第2/4 頁)
潘小園默默記下了,又問:&ldo;南邊有多少漁網?&rdo;
小七說:&ldo;帶你去看看。&rdo;
也不知他是怎麼操縱的小船,手裡竿子一撐一點,小船優雅轉向,幾個彎曲,飛快地沿著蘆葦叢生的水路蜿蜒而去,呼呼帶風。好像他駕馭的不是一艘船,而是一條馴服的大泥鰍。
一面搖船,一面笑著介紹:&ldo;喏,就是在這兒,我們把何濤那狗官打了個落花流水,船鑿得漏了,下一刻就把人從水裡揪出來,那頭髮才濕一半!&rdo;
等水面重新寬闊起來,貞姐&ldo;哇&rdo;的一聲,嚇了第四跳。阮小七十分得意,指著道:&ldo;你看!&rdo;
只見水面上密密麻麻,全都是五顏六色的浮漂網罟,稍淺的地方是大大小小的竹筒漏斗,有的裡面已經誘了魚進去,翻滾掙扎,白白的魚肚皮亮著。放眼望去,就是一片魚類的修羅場。
小七已經滿口生津,笑嘻嘻地道:&ldo;便是這些了,不過裡面大魚不太多,若是宴席要用,還得花時間挑一挑。&rdo;
潘小園覺得有點明白了,問:&ldo;水寨四面,日日都是這樣?&rdo;
小七得意:&ldo;那當然!當然,官兵來的時候,還是要把網都收走,但眼下誰他孃的敢隨便闖咱們水泊,這會子一片太平,才……&rdo;
潘小園忙道:&ldo;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七哥你不覺得……這捕魚的傢伙什兒,有點……太多了嗎?&rdo;
阮小七大驚小怪:&ldo;多什麼多!就這些,還不夠呢!寨子裡三天兩頭的來催!現在連魚都學乖了,碰上咱們的竹筒,知道繞著遊!&rdo;
潘小園對吃魚沒太大執著,毫不客氣地指出來:&ldo;這叫竭澤而漁,不行的,過兩年,魚就沒啦。&rdo;
小七:&ldo;……竭什麼魚?&rdo;
潘小園有點為難。人家是老牌漁民,捕過的魚比她踩過的螞蟻多,按理說輪不到她來指手畫腳。但正因為他太習慣做漁民時的小農經濟模式,也就沒看出來,成規模的捕撈業所帶來的生態隱患。
無怪乎那日那位釣魚的大哥,半天一無所獲。
在船頭坐下,掰著手指頭跟他算:&ldo;七哥你看,這方圓一里之內的水域,每年大約能產多少斤魚苗?養一年,是多少斤?&rdo;
阮小七不假思索地說了幾個數。
&ldo;你們每日在裡面捕多少斤?&rdo;
&ldo;……十?&rdo;
&ldo;那每年呢?&rdo;
阮小七也開始掰手指頭,那邊貞姐已經給心算出來了,搶著說:&ldo;每日平均四十斤的話,一年就是一萬四千餘斤。&rdo;
小五有點不滿:&ldo;小孩子別插嘴。&rdo;
潘小園笑道:&ldo;她算得沒錯。&rdo;
幾個姓阮的沒話了,有點不服氣地看著她。
潘小園樂了:&ldo;大哥們別介意,你們瞧,山上這麼多張嘴,捕魚也不能盡著興來,要保證水泊裡的生態……&rdo;
小七不服:&ldo;我們捕到小魚苗,也是放了的,沒斬盡殺絕啊。&rdo;
&ldo;是是,那當然,不過……一年到頭不停歇的捕,小魚苗也得給折騰死。&rdo;
小七還不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