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第1/18 頁)
【帛書版】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絕。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國,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博。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通行版】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絕。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餘;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溥。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奚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譯文】
善於為自身制定合乎的道德規範的人,是堅決不會動搖;善於秉持自己所認識到的道德準則而行事的人,是不會氣餒,喪失自信。如果子孫能夠遵循、守持這個道理,那麼祖祖孫孫就不會斷絕。把這個道理付諸自身,他的德就會是真實純正的;把這個道理付諸自家,他的德就會是豐盈有餘的;把這個道理付諸自鄉,他的德就會受到尊崇;把這個道理付諸一國,他的德就會豐盛碩大;把這個道理付諸天下,他的德就會無限普及。所以以自身的修身之道來觀察他人,以自家觀察他家,以自鄉觀察他鄉,以自己的國家觀察其他的國家,以自己的天下觀察別人的天下。我怎麼會知道天下的情況之所以如此呢?就是因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
【註釋】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善於建立的人,他的地位不易被拔除;善於抱持的人,他的東西不易脫落。這裡強調的是穩固和堅持的重要性。
子孫以祭祀不絕:如果子孫能夠遵循這個道理,那麼他們的祭祀就會永遠延續下去。這表達了傳承和延續的意義。
修之身,其德乃真:將這種道理貫徹到個人修養上,他的德性就會真實純正。這是強調個人修養對於品德的影響。
修之家,其德有餘:將這種道理貫徹到家庭中,這個家庭的德性就會充實有餘。這表明家庭的管理和教育對於培養德性的重要性。
修之鄉,其德乃長:將這種道理貫徹到一鄉之中,這個鄉里的德性就會增長了。這說明了鄉里的風氣和文化對於德性培養的作用。
修之國,其德乃豐:將這種道理貫徹到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德性就會豐碩。這強調了國家層面的道德建設和治理對於整體德性的提升。
修之天下,其德乃博:將這種道理貫徹到整個天下,天下的德性就會普遍廣博。這表達了道德普及和全球視野的重要性。
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從自身來觀察他人,從自家來觀察別人家,從自己的鄉里來觀察其他的鄉里,從自己所在的諸侯國來觀察其他的諸侯國,從自己所在的天下觀察其他地方的天下。這是一種比較和對比的方法,用於更好地理解和認識不同層次的情況。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我怎麼知道天下的情況之所以如此呢?就是因為我用了以上的方法和道理。這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認知方法的自信和肯定。
整段話強調了道德建設和治理的重要性,以及透過觀察和比較不同層次的情況來更好地理解和認識世界的智慧。
接下來,我將從認識和理解世界、修身養性的指導、處事哲學的啟迪、道德修養的強調、科學創新的啟示、藝術創作的啟迪、生活平衡的追求、持續學習和成長的倡導、應對變化的智慧以及道德決策的指導等十個方面,探討這段話對現代社會的積極影響。
1、認識和理解世界
在浩瀚的中國古代哲學中,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以其深邃而獨特的智慧,為世人提供了一套關於人生、倫理、政治和社會治理的全面指導。其中,“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