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朱元璋是“殺神”吧(第2/3 頁)
道大元會被這個朱元璋滅了,他肯定不會讓朱元璋再有機會出生了。
不過忽必烈很快就冷靜下來,朱元璋不是元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主要還是他們大元自己出問題了。
即使沒有這個朱元璋,還會有其它人,但姓朱的肯定是重點監視物件。
忽必烈有點不服,誰能想到他們大元竟然是被這樣一個人取代的?
他以為是哪家貴族把他們家的人趕下皇位的呢。
元朝末年。
陳友諒:“真是氣人。”
陳友諒本來想建一個【大漢】的,結果自己最後竟是敗給了朱元璋這個匹夫?
張士誠、徐壽輝也是同樣的想法,他們有點想不通,明明自己的兵力也不差,最後卻是朱元璋摘取了勝利果實。
難道他們真的是缺少一個好岳丈?
元滅後,朱元璋為了強化皇權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地方上,設立三司,將行省權力分散。實行分封制,將他的諸子封為諸侯王,派往各地,監控地方,鞏固皇室。】
西漢。
劉徹:分封又來了。
這個制度真是頑固,他們大漢明明有經驗在那裡擺著了,這些後人還犯同樣的錯誤。
劉徹有一種感覺,明朝的這些諸侯王肯定會出問題。
即使有血緣關係又怎樣,他們大漢之前的那些劉姓諸侯還不是說反就反。
他才不信朱元璋的子孫們能夠和平共處呢,在皇權面前,親情什麼的都靠邊站吧。
,!
大家接著往下看。
【為了強化君權,中央上,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制度和中書省,提高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職權,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
【大都督府也被分為中、左、右、前、後五軍都督府,兵部負責軍隊調動和武官任命,變相地由皇帝掌握兵權。】
秦朝。
秦始皇看到這裡,點點頭,很快又搖搖頭。
這樣做確實是把權力集中到皇帝手上了,不過皇帝一個人統領這麼多部門,能忙得過來嗎?
秦始皇覺得自己已經夠忙了,感覺朱元璋比他還忙。
他從補充資料裡找到這方面的資訊。
果然,裡面說了,因為一個人負責這麼多部門,皇帝的工作壓力很大,朱元璋就算日理萬機也處理不完這些事。
為此,後面的明成祖設定了內閣,大學士們先批閱一遍奏章,皇帝在大學士的處理意見上二次批覆。
秦始皇摸摸下巴,這樣看是緩解了一部分壓力。
不過這個內閣能瀏覽奏章,如果大學士有點問題的話,也是可以從中作梗的。
而且,內閣發展到後面,權力和丞相都差不多了,兜兜轉轉還不是又回來了。
看到宦官比內閣還受重視時,秦始皇嘆了口氣,這個問題基本每個朝代都有啊,難道真的無法避免嗎?
接下來是錦衣衛和東廠的設定,看完這兩個部門的職能,很多人驚歎,這兩個部門聽起來好嚴苛,居然專門設定這樣的機構鎮壓官民。
朱元璋這是怕別人像他反元一樣起來反抗他吧?
看到朱元璋下令,子子孫孫不得改變他的做法,眾人直呼,真霸道啊!
資料裡講了朱元璋為了恢復生產,採取了各種措施,輕徭薄賦、鼓勵農民開墾荒地、免租稅,開墾的荒地還能歸農民所有等,這些措施聽起來挺好的。
很多種地之人好希望自己的皇帝也能這麼做,那他們肯定會積極生產的。
雖然不能永久免稅,但如果自己有土地,稅收能少一點,他們肯定還是願意給國庫交錢的。
本來大家覺得朱元璋雖然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