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糧食窖(第1/2 頁)
至於繩索的儲備情況,部落也做了充分的準備。
山洞深處藏著大量的麻繩和草繩,種類繁多,規格齊全,足以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需求。
至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部落是不必為繩索短缺而發愁了。
如此一來,部落的日常運轉得以順暢無阻,而那些懸掛在山洞角落的各式繩索,彷彿也在靜靜地訴說著部落生活的井然有序。
當前,部落的首要任務是打造一個用於儲存糧食的地窖。
今年的收成預計將遠超去年,水稻的長勢格外喜人,絲毫不遜色於往年。
每一株水稻上都掛滿了沉甸甸的稻穀,枝頭已彎曲,只待徹底成熟便可收割。
糧食窖的選址自然非部落山洞莫屬。
山洞內的環境非常適合糧食儲存,去年存放的糧食直至全部耗盡,也未發現一粒黴變。
除此之外,若將糧食置於他處,眾人心中難免不安。
尤其是在部落的圍牆尚未完全竣工之際,若將大批稻穀暴露于山洞之外,而族人卻在洞內安然入睡,相信部落中的每一個人都會心有顧慮。
經過商議,大家一致決定,即便其他物品可以在外搭建房屋存放,稻穀仍必須置於山洞之中。
然而,目前山洞內已近乎滿載,若要騰出空間建造糧食窖,唯有搬出部分物品。
鑑於居住用房尚未動工,大家決定先清理一些無關緊要的雜物。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部落裡琳琅滿目的繩子,麻繩與草繩各自堆積成兩座小山,這些儲備至少能供部落使用一年之久,因此完全可以拿出一部分用於其他用途。
其次,部落內儲存了大量的柴禾,族人們外出時總會順帶撿拾一些乾柴回來。
每年部落只需集中收集一次用於引火的柴禾,其餘的僅需依靠大家每日帶回的一點便能滿足需求。
即便在冬季柴禾消耗量劇增的情況下,部落內的儲備依然綽綽有餘,可見這些木柴的數量有多麼驚人。
光這些木柴就佔據了部落近五分之一的儲存空間。
實際上,只需在山洞內放置一段時間,其餘的完全可以放在戶外。
畢竟,部落現有的房屋雖略顯簡陋,不適合居住,但用來存放柴禾卻是再合適不過了。
然而,部落目前正忙於修建糧食窖,暫時無力建造專門用於存放木柴和繩子的房屋。
幸運的是,牲口圈內尚有一小半空置的房間,這些房間至今未迎來主人,暫時用來存放這些物資倒是恰到好處。
待日後時間充裕,再另行建造幾間專用房屋即可。
此外,牲口圈與部落洞口之間尚有一段距離,儘管僅有三四十米的間隔,但若將日常所需物品存放於此,頻繁往返無疑增添諸多不便。
相較之下,在洞口附近搭建幾間房屋,顯然更為便捷。
再者,那些供動物棲息的棚舍普遍低矮,即便是最高處的鹿棚,高度亦不足三米,所能容納的物品極為有限。
加之柴禾需預留一定空間存放,實際可用面積更是捉襟見肘。然而,應對一時之需,倒也勉強可行。
待將大部分繩索和柴禾搬離後,部落內部頓時顯得寬敞許多。
騰出的空間足以使現有的糧食窖擴大兩倍有餘。
若今年再增建幾處類似去年的窖穴,儲存需求定能得以滿足。
換言之,部落最終還將剩餘相當可觀的空間。
部落如今的人口密度已略顯稠密,新增的這片廣闊土地無疑帶來了極大的緩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部落人口已然突破百人大關。
去年冬季,幾位孕婦順利誕下嬰兒,使得部落人口攀升至九十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