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拉一打一推變革(第3/4 頁)
那些官員們,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對運動。
太學生們被他們利用,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遊行請願,高呼著各種反對改革的口號,他們年輕氣盛,卻被人誤導,成為了這場權力博弈中的棋子;
議郎們在朝堂之上,不顧禮儀,言辭激烈地狂噴劉辯的改革方案,試圖以輿論壓力迫使劉辯放棄;
尚書們則紛紛上書,引經據典,列舉各種所謂的 “弊端”,試圖從理論層面否定改革的必要性。
整個朝廷上下,一時間被反對的聲浪所淹沒,劉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
當這股反對的浪潮洶湧襲來,劉辯神色冷峻,目光堅定如磐石,心中毫無退縮之意。
他深知此刻若有絲毫動搖,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大漢的未來也將再次陷入無盡的黑暗與混亂之中,只不過是早幾年還是晚幾年的事情。
除非等到列強工業革命之後,撬開這片大陸的愚昧大門。
我都穿越過來了,為什麼不能引領世界呢!
這種情況下,一己之力對抗全天下,自然是不明智的。
於是,他果斷地將目光投向了那些掌握兵權的部曲將領們,決定與他們深入探討這一關乎國家命運的大事。
劉辯召集眾將至一處寬敞的殿堂之中,自己端坐在高位之上,身姿挺拔,氣場威嚴。
他目光緩緩掃過眾人,開始了耐心而又極具策略性的諄諄誘導。
“諸位將軍,且細思當下之局勢。
地方官在其治理之地,權柄過重,猶如一方諸侯,這於我等而言,實則毫無益處啊。”
說罷,他微微停頓,觀察著將領們的神色,只見他們大多一臉疑惑,似懂非懂。
劉辯輕輕嘆了口氣,繼續說道:“諸位皆為英勇善戰之士,於領兵打仗之術自是精通無比,可這治理地方、核算賦稅等事務,卻非諸位所長。
地方治理,需仰仗那些飽讀詩書、富有謀略之文人。
就如那鮑鴻之事,諸位想必也有所耳聞。
鮑鴻妄圖貪汙軍餉,因其不通文墨,不懂權謀之術,只能採取那最為拙劣的硬貪之法,結果輕易便被黃琬察覺破綻,最終被輕鬆拿捏,落得個下獄論死的悽慘下場。”
將領們聽聞,不禁微微點頭,他們中不少人都曾聽聞鮑鴻之事,此刻經劉辯提及,更覺其中利害。
沒辦法,比手段,他們別說用和想,就算是聽了,都覺得累。
劉辯見眾人有所觸動,語氣愈發深沉:“而那些有學問且精通上計之文人,他們若要貪汙,手段則極為隱蔽,猶如那春風化雨,無聲無息。
,!
他們精於算計,善於利用各種制度漏洞與官場規則,行貪汙之事時,旁人根本難以覺察,更別說抓住把柄了。
如此一來,若任由地方官與文人集團勾結,肆意妄為,我等武將辛苦征戰所得之成果,豈非要被他們鯨吞蠶食?”
劉辯稍作停頓,讓眾人有時間消化他的話語,而後站起身來,踱步說道:“故而,唯有控制住這些文人集團,讓他們在律法的框架內行事。
我等武將方能分得應得之利益,國家之財富方能合理分配,諸位的功勞也才能得到真正的認可與回報。”
然而,這些武將們大多久在軍旅,對於政治權謀之事,理解起來確實有些吃力,許多人仍是一臉茫然,眼神中透著困惑。
劉辯見狀,無奈地搖了搖頭,命侍從取來一根鮮嫩翠綠的黃瓜,此時的黃瓜被稱為胡瓜。
他將胡瓜置於案几之上,在眾人的注視下,抽出腰間佩劍,手起劍落,乾淨利落地將胡瓜切為三段。
劉辯指著其中最長的那一段,神色凝重地說道:“諸位且看,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