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第1/3 頁)
從嚴格意義上講,袁崇煥喊出&ldo;五年復遼&rdo;時並沒有完整的計劃。史載崇禎元年(1628年)七月十四日,崇禎皇帝召見袁崇煥等人舉行御前會議,討論遼東局勢,意氣風發的袁崇煥提出:&ldo;倘皇上能給臣便宜行事,五年而遼東外患可平,全遼可復。&rdo;但當會議休息時,兵科給事中許譽卿向袁崇煥討教&ldo;五年復遼&rdo;的方略時,聽到的卻是&ldo;聊慰上意&rdo;四字。一個根本沒有經過周密規劃的目標,實現的可能性會有多少呢
?有學者分析了當時遼東的形勢和力量對比,得出結論:袁崇煥&ldo;五年復遼&rdo;的豪言壯語,如同夢囈!
然而無論&ldo;五年復遼&rdo;是否夢囈,崇禎皇帝卻信以為真,袁崇煥便也只好努力完成這個難以完成的任務。有學者指出,袁崇煥誅殺毛文龍的真實目的,在於整飭軍紀,樹立督師權威。當時,寧遠、錦州、薊州各處軍事要地都曾發生兵變,如不整飭軍紀,根本不能打仗,更不用說五年復遼。而毛文龍長年孤軍海外,不服節制由來已久,加上毛文龍在遼東各軍中地位頗高,因此誅殺毛文龍將能起到殺一儆百,威懾眾將的目的,對整飭軍紀,樹立督師權威無疑是有利的。我們現在當然無法得知袁崇煥當時心中所想,但誅殺毛文龍,僅從軍事上看,只能說是袁崇煥缺乏全域性觀,缺乏戰略眼光的表現。毛文龍一死,明軍僅有的一支戰略牽制力量不復存在,遼東戰爭脆弱的均勢就此被打破,沒有了困擾多年的側翼威脅,後金終於可以放心南下了。幾個月後,皇太極率十萬大軍繞過袁崇煥重兵駐守的寧遠、錦州諸城,第一次兵臨北京城下,袁崇煥的復遼大業就此走到盡頭。
經
濟
懸
疑
天朝使臣鄭和下西洋使命之謎
明初,鄭和&ldo;經事三朝,先後七奉使&rdo;,歷時二十八年,帆舟遍至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堪稱我國航海史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蹟。然而鄭和出使西洋究竟負有什麼樣的神秘使命呢?數百年來,關於這一問題一直眾說紛紜,沒有定論。
根據《明史&iddot;鄭和傳》的記載,鄭和之所以要下西洋,是因為&ldo;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rdo;由此看來,明史的纂修者認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有二,一是到海外跟蹤詢查惠帝,二則是沿途炫耀武威,顯示大明王朝的富強。
傳中所說的惠帝,即是朱元璋的長孫建文帝。建文帝登基之初,鑑於諸王兵權過重,尾大不掉,曾決心進行削藩。公元1399年,當時的燕王(惠帝的叔叔)公開反叛,以&ldo;清君側&rdo;為理由起兵北平,號稱&ldo;靖難&rdo;,三年後攻陷京師,奪得帝位,是為明成祖。據說在朱棣兵入南京之時,大內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終。因此,明成祖才會派遣鄭和出使海外尋找惠帝,以防其東山再起,危及自身帝位。這一說法從明朝開始就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援,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一些著名史學家如範文瀾、吳晗等人也持這樣的觀點,範氏所著《中國通史簡編》便認為鄭和下西洋的用意是&ldo;以探詢朱允炆蹤跡為首&rdo;。
鄭和塑像
不過這樣的說法一直以來遭到眾多學者的質疑。他們認為建文帝忠厚羸弱,被朱棣趕下臺後,即使逃到國外也掀不起多大的風浪。而且,根據永樂年間修撰的《明太祖實錄》,燕王的軍隊攻入南京金川門時,建文帝就縱火焚宮,早已被燒得屍骨無存,所以,尋找建文帝之說不能成立。而且,從常理上推斷,即使真的是為了尋找建文,有一兩次遠航也就夠了,何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出航,甚至達七次之多呢?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