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人性8(第2/3 頁)
亮一切。他們不斷地向他人灌輸自己的思想,試圖構建一個大同世界,讓所有人都相信他們是好人,並且妄圖用自己的價值觀去掌控他人。
偽道之人與衛道之人截然不同。衛道之人是由於看不透人性而盲目地誤導他人。
偽道之人則是將人性洞察得十分透徹,並藉此來利用他人。這類偽君子不斷地向他人灌輸仁義思想,目的就是讓每個人都對其產生信任,把他當作好人,從而為自己創造下手的機會。更為可氣的是,由於他們平日裡總是宣揚仁義,當他們傷害別人之後,受害者往往還會選擇原諒他們。
這種滿口仁義道德的偽君子,表面上看起來是正人君子,實則只是想塑造一個大好人的形象罷了。大家都明白,最高明的騙子往往會偽裝成善良老實的模樣。他們長期向他人灌輸道德觀念,其真正目的就是讓他人更容易上當受騙,進而為自己謀取利益(可參考金庸作品中的嶽不群這一人物形象)。
舉例來說,在商業活動中,如果對方頻繁提及“做生意誠信最為關鍵,我向來坦誠,是我的東西我絕不推辭,不是我的我也絕不覬覦”之類的話語,那麼一定要對這類人多加留意。
再比如,當朋友反覆強調“其實我真的不介意你這樣做……不過……跟你說實話,他其實介意得厲害”,倘若真的不介意,又何必反覆強調呢?真正不介意的人,根本不會把這些話掛在嘴邊。
或者當你常常聽到有人說“我這個人向來坦誠,從不騙人,最講道義”,如果這類話出現的頻率超過三次,那就要對這個人提高警惕了。就像有人主動說“此地無銀三百兩”,那實際上此地很可能藏有更多的銀子。
當有人向你借錢時,若是他不停地強調“你一定要相信我,我絕對不會騙你,下個月肯定會還錢,你還信不過我嗎”,這樣的話講得越多,就越要小心。他如此強調,就是為了讓你安心,只有你安心了,他才能順利借到錢。稍微瞭解一些人性的人都清楚,一個人許下的承諾越多,往往還錢的可能性就越低,甚至可能賴賬不還。承諾越多,說明他對這筆錢的需求越迫切,而這種迫切往往意味著他陷入了困境。相反,那些不輕易許下承諾的人,反而更有可能按時還錢,所以對於那些口頭承諾過多的人,一定要保持警惕。
如果有人不停地向你描繪未來他會如何對你好,會給予你多少好處,給你帶來多大的希望等等……
在遇到這種情況時,若想分辨對方的真實意圖,不妨回顧一下與他相處的時光,看看他究竟為你做過什麼。你會發現,許多人說起話來天花亂墜,但真正落實到行動上的卻少之又少,這類人就是典型的偽君子。
當你難以判斷一個人的善惡時,切勿依據他的言辭來下定論,而應該關注他的實際行動。比如,若有男人對女人承諾:“只要你和我在一起,日後我會送你一輛車。”此時,女人先別輕信這承諾,不妨先看看該男人目前為她付出了什麼,再決定是否相信他。或者,女人也可以直接表明:“你先把車送給我,我再考慮。”那些被偽君子欺騙的人,往往是因為只聽了對方的甜言蜜語,卻沒有仔細去驗證其行為。
再比如,要是有客戶宣稱自己是某大公司總裁的朋友,還承諾以後會給你介紹諸多資源,甚至說明年會向你訂購一萬箱產品。然而,到了下訂單的時候,他卻表示暫時只要一百箱。對於這樣的人,你務必多加留意。一般來說,一個人的承諾與實際行動之間的差距越大,他是騙子的可能性就越高。
通常情況下,真正的好人常常會自嘲是壞人,而壞人卻往往喜歡標榜自己是好人。一個看似各方面都毫無瑕疵的人,必定存在問題,因為他很可能刻意隱瞞了自己的缺點。相比之下,一個看起來有明顯缺點的人,反而更顯真實。
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在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