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第2/2 頁)
就是要&ldo;挑選聰穎子弟分門學習,以期日起有功&rdo;的&ldo;明其理與數之所以然&rdo;。其帶有實業學校性質是顯然的,容閎稱這個學館&ldo;造就無數機械工程師&rdo;,這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兵工學館的真實情況。資本主義國家例如日本,將工業學校分為兩類:一為關係國家製造之工藝,一為關係民生之工藝,名義上&ldo;各不相混&rdo;,實則理法是相通的。所以軍工學堂與實業學堂並非毫無關係。
實業學堂首推電報學堂,依次為實學館、礦務學堂、鐵路、商務、醫學等學堂。
電報學堂 中國自己辦電報學堂是在架設電線之前。最早的是福州電報學堂。丹麥大北電報公司在廈門福州間和馬尾擅自架設旱線,引起&ldo;老百姓的仇視&rdo;而時常&ldo;拔電線桿和電線&rdo;。1875年丁日昌任福建巡撫後,將此線&ldo;買回拆毀,仍將電線留存,延請洋人教習學生。&rdo;這就是福州電報學堂。學堂裡的洋教習就是大北公司的工程師,至於學生來源:一是從廣州、香港招來的能英文者,二是船政學堂已有一定的&ldo;數學知識者&rdo;。教學方法是&ldo;理論兼實際,把對電氣原理的相當知識和操使所用機器的方法相結合,俾使學生們適合於電報員的職位。&rdo;電線尚未架設,先建學堂,說明丁日昌是有遠見的。丁氏打算在臺灣修造鐵路和架設電線,開發礦產,把從大北公司買回的電線和機器等件運合備用。一旦電線造成,這些學生即可去臺灣操縱運用。《田鳧號航行記》的作者壽爾說:&ldo;這樣一個學校的建立,使中國有希望在將來採用電報設施&rdo;,是中國準備設電報的趨勢的反映。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