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我反對建造對撞機(第2/3 頁)
我相信,只要我們秉持著科學理性的態度,無論是支援還是反對,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推動中國科學更好地發展。”他在心裡默默想著,自己一生都在為科學奉獻,如今雖然面臨著諸多壓力,但只要是為了科學的長遠發展,他絕不退縮,“我希望大家能夠冷靜下來,重新審視這個專案,不僅僅是看到它可能帶來的榮耀,更要看到背後隱藏的風險與挑戰。”
施一公看著楊振寧堅定的神情,心中湧起一股敬意:“楊先生,您的堅持令人欽佩。我想,這場爭論或許會讓我們更加深入地去探討科學研究與國家發展之間的關係。無論結果如何,這都是一次對科學決策機制的考驗。”
楊振寧微微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施先生,正是如此。我也希望透過這樣的討論,能讓我們在未來面對類似的科學決策時,有更加成熟的思考模式和判斷標準。”
此刻,房間裡的氣氛變得凝重而充滿思考性,幾個人都陷入了對科學發展戰略、國家資源分配以及科學精神內涵的深深沉思之中,他們知道,這一場關於對撞機建造與否的討論,不僅僅關乎一個科研專案,更關乎中國科學走向世界舞臺的路徑選擇,以及在追求科學真理的道路上如何平衡理想與現實的關係。
正說著,一陣敲門聲再度響起。
翁帆起身去開門,隨後,一位中年人和一位年輕人走了進來。楊振寧笑著起身介紹:“這位是葛墨林院士,在物理學界也是頗有建樹。而這位年輕人是我的弟子,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的崔薈。”
眾人紛紛起身相迎,互相寒暄問候。
崔薈恭敬地走向施一公,微微鞠躬說道:“施校長好,久仰您的大名,今日有幸得見。”
施一公笑著回應:“小崔啊,不必客氣,在楊老家裡都是為了學術交流,大家隨意些就好。”
張啟的目光落在了崔薈身上,細細打量起來。崔薈身形修長而挺拔,給人一種朝氣蓬勃的感覺。他面龐清瘦,線條柔和卻不失堅毅,面板透著健康的小麥色光澤。濃眉之下,是一雙深邃有神的眼睛,眼眸中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與靈動的智慧之光,彷彿隨時都在思考著各種複雜的學術問題。
他的嘴唇微微上揚,帶著一抹謙遜溫和的笑意,笑起來時,露出一口整齊潔白的牙齒。一頭利落的短髮顯得乾淨清爽,整個人散發著一種年輕學者特有的氣質,既有著對學術的熱忱與專注,又不失青春的活力與親和力,在一眾前輩面前,雖略顯青澀,卻毫不怯場,那股子積極向上的勁兒讓人不禁對他刮目相看。
此刻,崔薈注意到了張啟的目光,便主動走上前來,臉上洋溢著真誠的笑容,伸出手熱情又禮貌地說道:“您好,我是崔薈,很高興能在這裡見到您。”
張啟也熱情地握住崔薈的手,回應道:“你好,我是張啟,在燕京大學工作。幸會啊。”
楊振寧看著兩人,笑著對崔薈說道:“小崔啊,這位張啟先生可是近期在全球數學界引起了極大轟動的天才數學家。他成功破解了黎曼猜想,這一成果堪稱數學界的一座里程碑,對整個數學領域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崔薈原本帶著微笑的臉瞬間轉為震驚,他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張啟,隨後下意識地微微鞠躬行禮,說道:“張啟先生,您的成就太了不起了,這是對人類知識邊界的巨大拓展,我對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張啟趕忙上前一步,攔住崔薈的行禮動作,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崔兄,你太客氣了,我只是在自己熱愛的數學領域做了些探索,當不得如此大禮,大家都是在科學之路上前行的人,應該平等交流才是。”
崔薈直起身來,依然難掩心中的敬佩:“張先生,您的謙遜更令人欽佩。我相信您的研究成果會成為激勵無數科研工作者前進的動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