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第1/2 頁)
&ldo;實力派&rdo;解決問題的思路與&ldo;立憲派&rdo;如出一轍,蓋以為一國政經文教之優劣,莫不應以戰爭勝負(或富庶程度)來驗證;戰勝國之政經文教,無不佳者,俱應奉行&ldo;拿來主義&rdo;,襲用不疑,而對本國固有傳統及實際情況之優劣得失,則無暇檢討。這種思路,較諸&ldo;洋務運動&rdo;‐‐道光末期以來,僅限於&ldo;師夷之長技&rdo;而絕不考慮變更根本制度的思路,似為大大進步。但是,二者俱未能在制度引進的本土化方面多加留意,則淮橘為枳、畫虎類狗的風險必然存在。當然,苛責前人並無必要;局外論事,貴得其情,後人述往,貴知其要。我們且看當時諸人因日俄戰爭之結果,而渲染出不得不立停科舉的形勢;因積弱已久之現狀,而加速政治體制改革的步伐,雖可謂狗急跳牆,亦可謂牆倒眾人推,然而,袁世凱固是梟雄,西太后又何嘗不是解人?
自當時言之,滿清覆滅、民國肇造之契機固在乎是;自後世觀之,迄今猶未結束的百年現代化之契機亦在乎是。然欲講清楚這個&ldo;契機&rdo;,不得不先對科舉制度的沿革及其在傳統政治中的作用稍作介紹。
程序正義
通俗地說,科,指考試科目的科;舉,是舉用人才的舉;科舉制度,則是透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科舉制度的起源和發展,有廣義、狹義二種說法。狹義的科舉,謂自隋代設進士科,歷經唐、宋之修正,迄於明、清而完備的考試制度。廣義的科舉,則謂東漢(章帝、獻帝)時已經出現科舉的萌芽,爾後經歷了魏、晉九品中正制的&ldo;插曲&rdo;,因積弊太深,乃在隋、唐時以詩、文進行考試,方形成科舉制度(呂思勉《中國制度史》第569-72頁)。
中國最後一個&ldo;探花&rdo;‐‐光緒三十年(1904年)甲辰恩科,殿試一甲第三名‐‐商衍鎏,曾對科舉制度作扼要總結:&ldo;自漢至隋,輕於文字而重於選舉。自隋、唐至宋,重在考試而不核行能。自宋神宗後,專以進士為貴,降至於明、清,守之而勿失&rdo;(《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序例》)。由此可知,中國二千年來選拔人才有一個趨勢,最初,注重候選者的品行、聲譽(漢代舉孝廉,分四科,以&ldo;德行志節&rdo;居首),衍變至末期,則一篇短文定終身(清代,八股文限定字數為七百)。若自理想主義層面評論這個趨勢,必曰每況愈下;然自現實主義層面檢討,則不妨說,科舉制度的嬗變體現了歷史的進步。
以品行、聲譽作為選拔人才的標準,立法之意固然不錯,無奈,執行起來實在無法客觀。孔子在家鄉,也不過是鄰居眼裡的&ldo;東家邱&rdo;,他若碰上郡國選舉,能否被推舉,委實難知;魏、晉時實行九品中正制,自下而上,層層推舉,選出來的都是什麼人呢?都是所謂&ldo;王、謝&rdo;世家的子弟,出身於寒門庶族者,無與焉。今人都知道,起點公平確難實現,惟可寄託者,在於程序正義。漢代的郡國選舉,魏、晉的九品中正,雖都強調自下而上的選拔,相信&ldo;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rdo;,但是,卻未考慮到&ldo;群眾&rdo;最易受俗論的矇蔽,最易被強權所壓制,由&ldo;群眾&rdo;來&ldo;為國掄才&rdo;,滯礙最甚,掣肘最多,實在不具程序正義。反之,自上而下的統一考試,不分富貴貧賤,惟成績是尚,卻能最有效的保持程序正義。
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詔曰:&ldo;自今年八月始,特設科舉,使中外文臣皆由科舉而進,非科舉者毋得與官&rdo;;這句話,準確把握了時代精神,亦可視作程序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