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頁(第2/3 頁)
殿下焦燥個什麼勁兒。&rdo;
安世弘氣塞,他的人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直尋了兩天,還是杳如音訊,如今不得不想法調府里人出去,好尋人兼栽贓,以除後患。
安世瑜等人這兩日也都通了氣的,此時也不出頭,只管附和劉娘娘。
劉娘娘一向強勢,安世弘尚未及位,阻擋不住,最後皇后只得派人傳了盧郡王上來說話。
盧郡王辯白道:&ldo;前幾日,府中大火,臣只當是下人們不小心,不想救火過程中,卻分別在糧倉、水井和廚房等事,捉到幾個可疑的人。那日本想說給鄭王爺的,哪知他人多事重,沒幾句話就跑了。臣只有自己審問了幾句,沒想到竟得到了一個驚天大秘密:竟有人要置臣一家於死地。&rdo;
眾人不由拿眼看向安世弘。
盧王府被圍得水洩不通,能派進去的人,也只有安世弘了。
此前大家早猜到安世弘父子要除了盧郡王府去,沒想到他的人竟這般無用,被人活捉也就算了,還將實話給了出來。
安世弘看著盧郡王呈上的證詞,臉上青白交加,偏眾人的眼睛還一個個粘在他臉上,直等著他給出答案來。
第二九九章 誰坐皇位
人證物證面前,安世弘咬牙切齒,心裡直冒煞氣,看來是他待底下人太仁慈了,以致於明明家人被他握在手中,那幾個人還是反了水。既然如此,就怪不得他下狠手了。
安世弘心緒已定,面色平靜地冷笑:&ldo;好大的膽子,竟敢離間起咱們君臣間的關係來了。即刻將人發往刑部,不惜任何手段代價,定要詳細審問個明白。&rdo;
如此處置,儼然與他無關了,眾人雖心中仍有疑惑,卻也不敢直接跳出來就證詞指責於他。更何況當日派人圍了盧郡王府的乃是大行皇帝,眾人越發沒法開口說話了。
安世弘到底心虛,少不得又一番解釋。
盧郡王府是否有罪,國喪結束,自然要審個明白。有罪不會放過,無罪自然也不會冤枉一個好人。
現在還沒有定罪,他沒有道理私下處置,況且盧郡王府不僅與他無私怨,而且安世誠與他關係一向頗佳。
安世弘福至心田,一錘定音道:&ldo;這必是敵國用的離間計。&rdo;
如此一來,倒是側面反映出安世誠確實是個忠臣來了。
安世弘為表示此事確實與自己無關,索性以未來帝王的身份宣佈暫時解除對盧郡王府的拘禁。
安世瑜便又出來道:&ldo;奸細未查明,小心他們狗急跳牆,孤注一擲,如此盧郡王府怕不安寧,還請殿下另派人手前去護衛一二才好。&rdo;
安世弘原本是想著就勢撤去人手,更方便他動手行事,反正到時推給敵國奸細就是了。
不想安世瑜這個沒眼勁兒,專和他做對,令他失了先機,為表明自己的無辜,少不得暫時忍耐,等待機會。
安世煥等人又來附議。
安世弘心中恨極,只得點頭道:&ldo;卿等考慮的極是。&rdo;
於是親點了袁氏兄弟帶著一隊人馬護衛盧郡王府。
盧郡王府一家被拘禁多時,終於可以走出府門來到人前。
皇后和太子多有安撫,盧郡王等人自是不住謝恩。看著聖眷不減,眾王公大臣們卻都不是傻的。
先前眾人大多隻當拘禁盧郡王府,乃是例行公事,然先是大火,後是蓄意毒害,雖然暫拿敵國離間計搪塞過去,他們倒越發明白安世弘一定要除了盧郡王府的意圖。
雖不知原由,也直覺盧郡王府可能含冤,但僅憑安世弘的帝王身份,眾人就不敢忤逆,更怕惹火上身,故對盧郡王府一家子多有疏遠。
</b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