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頁(第1/3 頁)
&ldo;王爺既如然想,那還要老奴去打聽個什麼勁兒。&rdo;
永平王瞪眼:&ldo;囉嗦什麼!讓你去,你便去。如今他謀的事可是事關全府身家性命的,我不把一把關,如何放心。&rdo;
老僕無奈,只得出去著人悄悄打聽。
至夜間,便來到永平王跟前:&ldo;世子爺今天出門去見了幾位神秘人,至於是誰,老奴還有打聽到。倒是世子爺讓老奴幫著他從王爺這裡打聽:當日免死聖旨,是何人蓋的玉璽?&rdo;
永平王皺眉,半響命道:&ldo;去叫世子過來。&rdo;
一會兒工夫,安世瑜便進得房來。
永平王道:&ldo;長本事了,倒和我使起心眼子來。有什麼話不能當面問,鬼鬼祟祟地。&rdo;
安世瑜不滿地瞪一眼老僕,陪笑道:&ldo;一點小事,不想驚動父親,才想著悄悄地問問的。&rdo;
&ldo;我知道,你嫌棄我老了,不中用了。&rdo;
安世瑜嚇得趕忙跪下:&ldo;兒子已過而立之年,也該擔起家裡的重擔,父親只管放心頤養天年便是。&rdo;
永平王閉目問道:&ldo;你今天去見了誰?&rdo;
安世瑜老實回答,果如永平王所料,正是從前與他家走的近那幾位安氏王公。
末了,安世瑜想一想,又添一句:&ldo;還有從前的大內總管李全李公公。&rdo;
永平王倏然一驚:&ldo;怎麼是他?他怎麼也攪和到這裡來了。&rdo;
李全與長興帝情同父子,長興帝在時,他權利盛極,卻從不作威作福,端得大公無私,長興帝一去,他也不戀權,直接便將手中的暗人全部交出來,只一心一意為長興帝守陵,僅憑這兩點,就讓永平王敬服不已。
安世瑜不答反問父親道:&ldo;兒子聽說,當日大行皇帝面前,免罪詔寫及用寶,皆是秉筆太監一力所為,是否屬實?&rdo;
這是擔心安世弘將來不認帳?
永平王搖頭失笑,那可是大行皇帝當著眾王公大臣的面許下的承諾,安世弘不敢不認的。
&ldo;當日關於這件事,他一字未提,是不是表明他心裡終久還是放不下這些事?以有心算無心,只等著大難臨頭吧,就象如今的盧郡王府,災難降臨,尚不知自己為何死的。&rdo;
永平王聽到這裡,臉色終於凝重起來,沉思過後,嘆道:&ldo;你待如何?難不成還將他拉下皇位來不成。&rdo;
安世瑜道:&ldo;現在拉他下來,總比他真正坐上皇位再拉他下來,要簡單容易的多。父親只管放心,李公公那裡自有方法,咱們只管坐山觀虎鬥,兩不相幫便是了。幾位叔伯,也都道如此極穩妥。&rdo;
永平王無奈,只得隨兒子謀算去了。
過得兩日,以皇后名義下達的讓盧郡王府眾人送葬大行皇帝的懿旨傳達下來。
不想,盧郡王卻不肯領下旨意,只跪地謝罪道:&ldo;臣等雖極想去送送大行皇帝,但為著全家性命著想,卻是不敢離開府邸的,故請恕臣不能接旨之罪。&rdo;
這倒是奇了。
只要在大行皇帝面前好好哭一場,十分罪也能減下兩分來,他家倒唱起反調來,還說了這些怪誕話,也不怕被有人拿住把柄,頭上再添幾項藐視中傷皇帝的大罪。
安世弘聞聽,煩躁道:&ldo;罷了,不識抬舉的東西,既然他們家不願出來,那就由著他們吧。&rdo;
劉娘娘卻冷笑:&ldo;不是不願意,聽他的話,竟是不敢。這倒有些意思,不若宣了他來,好生問上一句。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