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也有女俠客,或者俠客旁邊有一個美人。可是到了清朝晚期的時候,隨著中國封建社會走向沒落,或者說,走向最黑暗的時候,武俠小說也一蹶不振,長期沒有很優秀的作品出現,而且更要命的是武俠小說中的俠客形象一落千丈。俠客本來應該是一個自由的、光輝萬丈的英雄,可是到了晚清的小說裡,武俠都成了朝廷的鷹犬,成了朝廷的爪牙。
我們想,武俠一開始是什麼人呢?按照司馬遷的那種寫法,是社會上的閒散人員。我們不要以為,社會閒散人員是一個單純的貶義詞,閒散人員裡邊有壞人,但是也有好人。這些俠客是憑著自己的良心,為社會鳴不平,他看見統治者做得不對,他就出來幫助弱者,拔刀相助。一開始,俠客應該跟朝廷,跟秩序是處在對立面的,他應該是跟朝廷作對的。所以韓非子才說“俠以武犯禁”,仗著自己有一點功夫,就來破壞法制建設。韓非子是這樣批評他們的。正因為他跟朝廷是對立的,所以歷朝歷代都要大力地鎮壓俠客,特別是鎮壓武俠。那麼鎮壓來鎮壓去,殺的殺了,死的死了,還有一部分就被朝廷收買了,收買了就把他融進了國家機器,國家機器把他吃進去了。這些俠客就變成了朝廷的人員,變成了“捕快”。
所以我們看,清朝末期有很多小說,都叫什麼“公案”……《於公案》、《包公案》、《施公案》、《劉公案》。那麼這些公案小說裡面的第一主人公,都是一個朝廷官員,都是一個朝廷的清官。這些小說裡的俠客,一個一個都被招安了。招安了之後,就變成了包公身邊的張龍、趙虎、王朝、馬漢。我們一看京劇,包公一開頭就叫張龍、趙虎、王朝、馬漢,那麼這些人物一旦變成了“張龍、趙虎”,他就沒有光彩了,他就不具備英雄的色彩。我們今天看戲,我們去看包公戲,誰去注意臺上王朝、馬漢的形象呢?沒人注意,他站在那兒就是一龍套,今兒這演員病了,換一演員還能演,我們並不提意見,我們只對包公這個形象加以格外地注意,光彩人物是包公。而包公是什麼人呢?包公是政府的一個高階領導人,開封府尹,只不過他是一個清正廉明的高階領導人而已,他是一個大清官。那麼人民為什麼要看包公戲?為什麼需要包公?就是因為社會不公正,法律不健全,經常有冤假錯案,可是除了冤假錯案,人民不去呼喚法律健全,而是呼喚包公,希望統治集團內部出現清官,來幫助自己解決問題。那麼這種幻想反過來又加劇了法制的不健全。解決這個問題必須靠一套制度,靠一套辦法,靠一套規章制度。但是老百姓天天不幻想這個,而去幻想包公。所以只能滿足一種夢幻中的需要。那麼到了“包公”鋪天蓋地的時候,武俠就隱沒了。
可是由於晚清時中國面臨著民族危亡問題,雖然武俠小說中俠客形象一蹶不振,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這個民族卻越來越需要俠的精神。
就在晚清的革命運動中,比如說,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同盟會,這些人中開始重新鼓吹武俠精神。包括魯迅等人,他們都很推崇一種帶有俠義色彩的鐵血精神。晚清的革命黨人,從武俠的角度看,普遍都是一種俠義,“俠義道”的精神。比如說,我們知道著名的革命黨秋瑾,秋瑾女士她有一個號,叫鑑湖女俠,自號鑑湖女俠。其實很多革命黨都是起了這樣一個帶有武俠精神的號,以俠客精神自詡。他們認為,要改變當時中國的現實,非有一腔俠義精神不可。
武俠小說中的俠義(4)
我們都知道譚嗣同的故事,譚嗣同他自己願意,為了變法而流血,他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始”,中國變法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為沒有人流血犧牲,他說“此國之所以不昌也”,如果中國需要這樣的人,“請自嗣同始”……請從我譚嗣同開始。所以他可以逃命而不逃命,他留下來慷慨就義。這種俠義精神是很感人的。
那麼在晚清的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