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5 頁)
她做體力活,放在家中也不放心,時時將她帶在身邊。
下地種田、下湖捕魚,山裡拾柴、社學讀書,有楊嶽的地方就有楊么。不僅如此,去鄰近小村辦事要帶著她,和村中少年玩鬧也要帶著她,直把這鐘山腳方圓之地全都耍了個遍,就差沒混進南邊的張家村裡溜達溜達了。
楊么自家滿腹的陰謀詭計,卻最是不喜和她一般的人,楊嶽心思細密,見事清楚,大是不合她的口味,立時就嫌上了三分,若不是要依靠他人過活,哪裡又肯和他親近,越發裝傻。
楊嶽也不管楊么有沒有回應,時時指著身邊的人、物、事嘮嘮叨叨。楊么只覺得遇上剋星,這個不過十一歲的楊嶽的耐性竟是比她要好上許多,讓她裝自閉兒的難度大為提高。
不過,過了兩個月,楊么慢慢覺得,她可以接受楊家了。
楊嶽雖然不是楊家的長房長孫之流,卻是公認的新一代領軍人物。家中還有一父兩兄,蹤跡全無,據說在湖廣行省大鎮潭州驛站裡出役工,楊岳家也算是大元朝的站戶。這其實是個好訊息,出役工怎麼都比吃蒙古人的俸祿要安全點。
楊家村家家戶戶一邊供著祖宗牌位,一邊供著彌勒佛,日日燒香不止。好吧,有宗教信仰的人雖然迷信,但做事總是有一定原則,這是個好現象。
楊家村的基礎教育十分到位,上到六十老嫗,下到四五歲女孩,文能識字,武能打狗!很好,這有力地遏制了宗教迷信地區神婆、神漢的勢力。
當然,說到楊家,就不得不提的是斧頭湖對面的張家,張楊兩家是嶽州路平江縣最大的兩族,並且,是百年世仇!
雖然兩族不得通婚是不人道了些,但能夠把以前的成人流血械鬥改成每年兩次的少年水陸競技,兩家的領導人都是有眼光有見識的,張楊兩家的關係總體而言呈緩和趨勢。
所以,楊么開始放鬆了警惕。她年紀小,身體是廢物,又無一技之長,學武不行,識文無用,如今不過一個盼頭,就是吃得飽,穿得暖,活得長久點,除了呆在這楊家村,除了依靠楊嶽,再無別的辦法。
當然,讓楊么真正放心的,還是楊嶽,她裝著傻,耳朵卻不聾,楊家人又日日把楊嶽掛在嘴邊。楊嶽今年不過十來歲,功夫和心智卻比成年人強,地上水裡的把式在這平江縣方圓百里之內,同輩人早就是無人能及,自他參加張楊兩家爭鬥,兩家原本勢均力敵的情形也翻了天!
這些倒也罷了,真正讓楊家長房長孫楊天康心服,就算是世仇張家長房裡三兄弟也暗地裡佩服的是,楊嶽不滿十歲時便獨自養了她,養了一個活死人五年!除了平日的農活外,獨自伺候她喝水、吃飯、穿衣、翻身、大小便,洗澡!每隔幾日還要背在身上出來曬曬太陽,如是離村外出便要背在籮筐裡寸步不離。
楊么不過醒了兩月,便知道外頭村子裡淹死初生女嬰的貧困民戶不知凡幾,她家成年父兄常年在外,雖說時時有銀錢、藥草回家,總隔得遠了,像她這樣的廢物,沒有楊嶽,骨頭都成灰了!
也許楊嶽從頭到腳就是個忠孝節義的好人。楊么一邊這樣想著,一邊打算從明天起不再裝自閉,楊嶽和她說話時不裝聾作啞,楊嶽餵飯時不故意打翻,楊嶽替她梳頭穿衣時不滿地打滾,楊嶽替她洗澡時不光著身子滿村子亂跑。至於其他族裡親戚,不理也罷,也犯不著把他們騙得團團轉,讓楊嶽在一旁哭笑不得,抓著她嘮嘮叨叨個不停。她就納悶了,好歹她也比楊嶽多活了上十年,為什麼裝來裝去,就是騙不過楊嶽呢?
楊么在湖邊草叢蹲下來,看楊嶽、楊天康等少年在江中操舟、潛水準備十月的鬥舟。
張、楊兩家在斧頭湖邊聚居,六月搶水,十月搶魚,已是鬥了近百年,死傷無數,經常聯結四周的他姓鄉鄰助陣,可算是禍及地方。二十年前楊家楊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