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醫道存世錄: 太醫院(第1/3 頁)
清朝,封建等級制度森嚴的最後一個王朝,宮廷宛如一座神秘而威嚴的城堡。紫禁城,紅牆黃瓦,莊嚴肅穆,宮殿巍峨聳立,彰顯著皇家的無上權威。宮廷的庭院中,綠樹成蔭,偶爾傳來幾聲鳥鳴,與宮殿的威嚴相得益彰。
西晉皇帝的皇后難產,請來王叔和診治。王叔和想方設法治好了皇后的病,皇后順利產下了皇子。皇帝感知王叔和醫術高明,便留他在皇宮當太醫,後又任命他為“太醫令”,主持太醫院工作。
許紳是明代嘉靖年間的太醫院院使,在“壬寅宮變”之後救活了嘉靖帝,因此飛黃騰達,不僅擔任太醫院院使,還兼任禮部尚書,被封為太子太保,成為歷代御醫官職最高的一位。
清朝太醫院正式設立於順治元年(1644 年),沿用了明太醫院舊址,位於正陽門以東的東交民巷內。最初設立時,設定院使和左、右院判共三人,用來管理太醫院的日常事務。這一時期主要是初步搭建起太醫院的管理架構,為宮廷醫療服務奠定基礎。
在清朝道光皇帝起,給皇帝看病,就明令禁止使用針灸,原因是皇上的龍體外露有失尊嚴。御醫平跪著給皇上診脈,不敢抬頭仰視,更不敢讓皇上伸出舌頭看舌苔,也不敢放肆地詢問二便如何。
這種情況下,御醫對皇帝的病情診斷可能會受到諸多限制,有些情況即便有所察覺可能也不敢如實說出來。比如皇帝可能有一些難以啟齒的病症,御醫往往不敢直言,只能採取較為隱晦的方式去診斷和治療,以免觸怒龍顏。
到光緒年,太醫院的醫官除院使和院判外,主要分為四個級別。第一等稱為“御醫”,人數非常少只有十三人,一般為七品官吏;第二等稱為“吏目”,只有二十六人,八品與九品各十三人;第三等叫醫士,共二十人,“給從九品冠帶”;第四等叫“醫生”,有三十人,五品。其中只有前三級的醫官可以獨立看病,即有處方權,第四級的“醫生”相當於現代醫院裡的助理醫師,即見習醫官不能獨立看病。
太醫院分有大方脈(成人內科)、小方脈(兒科)、傷寒、婦人、瘡瘍、針灸、眼、口齒、正骨等科,各醫官專一科,分班侍值。這使得宮廷醫療服務更加專業化,能夠針對不同病症和人群提供專門的醫療服務。
太醫院不僅負責宮廷人員的看病診治,還要貫徹落實皇帝有關醫療事務的詔令,承擔醫生的培訓考試等工作。在太醫院的組織下,醫官們需要不斷學習和研究醫學知識,以提高醫療水平。
太醫院還負責為文武會試、順天鄉試等提供通曉醫理的人員。為刑部監獄選派醫生。以及奉旨為諸王、公府及文武大臣、外藩、公主、額駙及臺吉大臣和軍營等差官醫治。
在為皇帝煎御藥時,太醫與內臣要一道監視,待藥煎好後,分別倒入兩杯中,一杯先由主治御醫先嚐,後由院判、醫官、煎藥太監依次飲嘗,另一杯則進呈皇帝服用。這種嚴格的制度旨在確保皇帝用藥的安全,但也增加了太醫的責任和壓力。
太醫院藥材的來源主要有四個方面,包括徵收各省出產的藥材、京城老店配料、地方“土貢”以及外國饋贈或海關進口。這保證了太醫院有充足且優質的藥材供應,能夠滿足宮廷醫療的需求。
清末由於社會動盪和列強入侵等原因,太醫院的辦公地點幾經變更。光緒二十六年(1900 年)後,院址被劃為俄國使館,太醫院只得借東安門內大街御醫白文壽住房為公所。翌年,又移至東安門北池子街大悲觀音院為公所。後來在光緒二十八年(1902 年)於地安門東大街新建署,但新署面積只有舊署的十分之一。
清朝政府比較重視醫籍的整理及大型類書、叢書的編纂工作。乾隆年間在太醫院成立纂修醫書館,主持編纂醫書。乾隆八年(1743 年),纂修《醫宗金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