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親社會行為與利他主義(第2/4 頁)
伸出援手,不求回報。
(二)互惠利他主義
互惠利他主義則基於一種相互交換的原則。個體在當前幫助他人,預期在未來某個時候能夠得到對方或其他人的回報。這種形式的利他主義在社會交往中非常常見。例如,同事之間互相幫忙完成工作任務,因為他們知道在未來自己可能也需要對方的幫助;或者在社交場合中,人們互相贈送禮物,以維持良好的關係和期待未來的互惠。
互惠利他主義雖然帶有一定的功利性,但它在促進社會合作和人際關係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透過這種相互幫助和回報的機制,社會網路得以建立和鞏固,人們能夠在合作中獲得更多的利益和滿足。
(三)親緣選擇與利他主義
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親緣選擇可以解釋一部分利他行為。親緣選擇理論認為,個體更有可能對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親屬表現出利他行為,因為這樣可以增加家族基因在種群中的傳遞和生存機會。例如,父母為子女無私奉獻,兄弟姐妹之間相互支援和保護,都是親緣選擇導致的利他行為。
,!
相關研究發現,在一些動物群體中,親緣關係越近的個體之間合作和互助的行為越頻繁。這表明親緣選擇在生物進化過程中對利他行為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三、親社會行為與利他主義的心理動機
(一)同理心與同情心
同理心是指個體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其情感和處境的能力。當我們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時,同理心會激發我們採取行動來減輕他們的痛苦。同情心則是對他人不幸的一種憐憫和關懷之情,它促使我們想要為他人提供幫助和支援。
研究表明,具有較強同理心的人更容易表現出親社會行為。例如,當看到一個受傷的孩子哭泣時,同理心強的人會更深刻地體會到孩子的痛苦,從而更有可能採取行動來安慰和幫助他。
(二)社會規範與責任
社會規範在引導親社會行為和利他主義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道德規範告訴我們應該關心他人、幫助弱者、誠實守信等。當個體違反這些規範時,會面臨來自內心的道德譴責和來自社會的輿論壓力。
社會責任則使個體意識到自己作為社會成員有義務為社會的良好執行和他人的幸福做出貢獻。這種責任感會驅使人們在面對需要幫助的情況時挺身而出,履行自己的社會角色。
(三)自我提升與自我價值感
透過參與親社會行為和利他主義行動,個體可以獲得自我提升和自我價值感的滿足。幫助他人能夠讓我們感到自己有能力、有價值,增強自信心和自尊心。此外,親社會行為還可以為個體帶來良好的社會聲譽和人際關係,進一步提升自我形象和社會地位。
例如,一個經常參與志願服務活動的人可能會因為自己的付出得到他人的認可和讚揚,從而感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並更加積極地投入到類似的活動中。
(四)內在獎勵與情感體驗
親社會行為和利他主義往往會帶來內在的獎勵和積極的情感體驗。當我們幫助他人時,大腦會分泌多巴胺等神經遞質,產生愉悅、滿足和幸福的感覺。這種積極的情感反饋強化了親社會行為,使我們更願意在未來繼續做出類似的舉動。
此外,親社會行為還可以減輕個體的壓力和焦慮,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研究發現,參與志願活動的人通常比不參與的人具有更高的生活滿意度和更低的抑鬱發生率。
四、影響親社會行為和利他主義的因素
(一)個體差異
人格特質對親社會行為和利他主義有著顯著的影響。具有宜人性特質(如善良、體貼、溫和)和責任心特質(如可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