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童年期的學習與同伴關係(第2/6 頁)
有顯著的發展。年幼的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容易受到外界干擾。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能夠逐漸延長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並且能夠更好地分配和轉移注意力。例如,在課堂上能夠更專注地聽講,同時能夠在不同的學習任務之間靈活切換注意力。
記憶力在童年期也不斷發展。兒童從以機械記憶為主逐漸過渡到以意義記憶為主。機械記憶是指透過重複背誦來記憶資訊,而意義記憶則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在童年期,兒童開始能夠理解所學內容的意義,並將其與已有的知識經驗聯絡起來,從而更有效地記憶。此外,兒童的記憶策略也逐漸豐富,如使用分類、歸納、聯想等方法來提高記憶效果。
思維能力在童年期呈現出從單一到多元、從簡單到複雜的發展趨勢。兒童開始能夠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進行比較、分析和綜合。他們的推理能力也逐漸提高,能夠進行簡單的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例如,在解決數學問題時,能夠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嘗試,從錯誤中總結經驗,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案。
,!
(二)學習興趣和動機的形成
1 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的作用
內在動機是指個體出於對活動本身的興趣和熱愛而產生的動力。在童年期,內在動機對於學習的推動作用尤為重要。當兒童對學習內容感到好奇、感興趣時,他們會主動投入學習,積極探索和思考。例如,對自然科學感興趣的兒童會主動閱讀相關書籍、進行實驗觀察,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外在動機則是來自外部的獎勵或壓力,如考試成績、老師和家長的表揚與批評、同學的競爭等。外在動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促進兒童的學習,但如果過度依賴外在動機,可能會導致兒童失去對學習的真正興趣,一旦外部獎勵消失,學習動力也會隨之減弱。
因此,在童年期的學習中,應注重培養兒童的內在動機,激發他們對知識的熱愛和探索精神。同時,合理運用外在動機,如適當的獎勵和表揚,來強化兒童的積極行為,但要避免過度依賴外在動機。
2 影響學習興趣的因素,如家庭環境、學校教育和社會文化
家庭環境對兒童學習興趣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充滿學習氛圍、父母積極支援和鼓勵學習的家庭,能夠激發兒童對知識的渴望。父母的教育觀念、家庭的文化氛圍以及親子互動方式都會影響兒童的學習興趣。例如,如果父母經常與孩子一起閱讀、討論問題,孩子更有可能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學校教育也是影響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師生關係的融洽程度等都會影響兒童的學習興趣。一位富有激情、教學方法生動有趣的教師能夠吸引兒童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而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和緊張壓抑的課堂氛圍則可能讓兒童對學習產生牴觸情緒。
社會文化環境同樣會對兒童的學習興趣產生影響。社會對知識和學習的重視程度、流行的文化觀念和價值觀等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兒童的學習態度。例如,在一個崇尚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環境中,兒童更容易形成積極的學習興趣。
(三)學習成績對自我概念和自尊的影響
1 成績優秀帶來的積極自我認知
對於童年期的兒童來說,學習成績往往是他們自我評價的重要依據之一。當兒童在學習上取得優異成績時,他們會感到自己是有能力、有價值的,從而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和自尊。這種積極的自我認知會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和自信心,促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更加努力和積極進取。
成績優秀的兒童通常會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羨慕和家長的稱讚,這些正面的反饋會強化他們對自己的積極評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