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4/5 頁)
府尹一抬頭,這才瞧見馮慎:“哦……是賢侄來了……”
馮慎欲言又止:“大人……我聽說……諭旨下來了?”
“唉……造化弄人啊!”府尹一聲蒼涼,將手中文函遞與馮慎,“你自己看吧……”
馮慎趕緊接來,展在眼前。
只見那諭旨上寫道:
邇來畿輔一帶,暴情頻滋、亂匪鴟張。有教謂天理者,所禍尤甚。此教煽誘黎庶,戕虐良民,叫囂隳突,激為鉅變。匪勢熾盛,未得遏抑,致使教匪列仗抗拒,終啟肇釁。
輦轂之地,如疾肘腑,宗社貼危,聖駕躬險。然順天府尹沈瑜慶轄政倥傯,飭理不善,縱庇屬治,令教匪溷跡其間,實乃失察之大咎。且沈不籌補救,未懷忠悃。漫摭浮詞,莠言亂定。假公濟私,詿陷忠良。劣行種種,深負聖託。現黜沈順天府尹一職,改遷山西按察使,望爾仰體聖意,誡循本務。不可懷私逞忿、自幹咎戾。
平匪諸事,著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涉查,相機剿辦,以靖亂源,弘昭炯戒,弭定危局。欽此。
“荒謬!”馮慎閱畢,氣得一擂桌子,“指鹿為馬!顛倒黑白!大人,咱絕不能這麼認了!”
府尹苦笑道:“不這麼認了?那又能怎樣?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啊……這聖諭都下來了,難道還能抗旨不遵?”
“大人!”馮慎急道,“這合朝文武,就沒一個有骨氣的?對了!肅王爺那邊怎麼說?”
“阿諛鼓舌之輩,不提也罷……”府尹道,“還好有肅王爺據理力爭、拼命維護,要不然,非是一貶就能收場的……”
馮慎問道:“您老怎麼打算?”
府尹抬手朝寢處一指,道:“老夫已將行裝打理好,下午便準備赴任山西。”
“什麼!今天就走?”馮慎一驚,“這也太倉促了!”
“無妨,”府尹道,“老夫眷屬皆在原籍,在京師中,算是無家無業。隨身的行李,無非是幾箱子書冊、幾筒子畫軸,收拾起來方便得很……
對了賢侄,老夫走後,你要與府丞、魯班頭等,盡心竭誠,好生為國效力!”
聽到這兒,馮慎不由得潸然:“大人,不瞞您說,小侄現已是心灰意懶,若不是祖業在此,真有心隨您赴晉……小侄決定了,您老離開後,就將衙門裡的差事辭去,從此安心耕讀,不再過問這昏聵的敗政!”
“賢侄錯了!”府尹正色道,“達者,固然要兼濟天下;但窮者,卻不能只善其身!越逢亂世,越要有所擔當!老夫受此奇冤,還去忍氣赴任,難道,是因放不下那官名虛祿?此危疲之秋,民生多艱,得一良吏,便可造福一方百姓!是應掛綬袖手,還是應殫精竭慮,賢侄,你可得掂量仔細!”
“大人指教得是!”馮慎撲通跪倒,面有愧色,“小侄……知錯了!”
“起來起來,”府尹將馮慎一攙,“賢侄啊……當初老夫保你入府,不只看重你的本事,更看重的,是你這滿腔的俠氣!你要記住:這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鋤暴扶良,僅是小義;定國安邦,才是大豪傑!”
馮慎用力點頭道:“小侄謹記在心!”
“哦,你等一下。”府尹似記起什麼,突然轉入內室。再出來時,手上多了件包裹。
馮慎問道:“大人,這是?”
“這是那前擋裡的夾絹,”府尹說著,便將包裹遞給馮慎,“袁賊千方百計的掠取前擋,恐怕就是圖這些夾絹。萬幸咱們搶先一步,沒讓他得逞。這絹中奧賾,還未知曉。為求萬全,這些夾絹,就由你妥善暗藏吧。”
馮慎將包裹收好,“大人放心!小侄定會好好保管。一旦有時機,就將那袁賊扳倒!”
“不宜操之過急!”府尹擺手道,“你現在與袁賊相抗,無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