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3/5 頁)
配備到人手一支快槍的,除去京師火器營,怕也沒剩幾個……那夥人一水的長槍短械,又出現在直隸附近……”
府尹恍然:“王爺,您是說‘定武軍’?”
肅親王點點頭,道:“正是。不過,那定武軍是其舊稱。自打甲午海戰後,朝廷便著胡燏棻去天津馬廠操練新軍。後來,新軍移至小站,由袁世凱接管。袁接手後,又依德國軍制擴編,分設步、馬、炮、工、輜,改稱‘新建陸軍’。再後來,榮祿兼授直督,又將其改編做‘武衛右軍’。而時下,袁世凱三任直隸總督,這支軍隊,自然又重歸他轄制……”
府尹臉色驟變:“袁世凱?竟然是他!”
肅親王連忙勸道:“志雨兄不要衝動,本王也僅是推測……馮慎,你接著說!”
府尹忽然色變,馮慎也有些不明所以,他頓了一下,才道:“據匪首所言,他們天理教背後,還有個什麼雲少爺在撐腰。”
“雲少爺?”肅親王追問道,“可否知其全名?”
馮慎道:“好像是喚作‘雲臺’……”
“錯不了!”府尹“噌”的一下拍案而起,“定準是袁做下的好事!”
馮慎惑道:“大人怎如此篤定?”
府尹切齒道:“你有所不知。那袁之長子,喚作袁克定。而那‘雲臺’,正是袁克定的表字!”
肅親王面上一沉:“如此說來,還確與袁家有關……這事……倒真有些棘手了……”
府尹厲聲道:“袁賊雖權勢熏天,但我沈某人卻不怵他!此賊詿亂綱紀、毀廢圭臬,實為大清之毒瘤惡蠹!王爺,下官這就回去擬摺子參他!告辭了!”
“志雨兄留步!”肅親王一把扯住府尹,“你此時心情,本王自能體諒。可要彈劾袁世凱,還應從長計議啊!”
“王爺,這事可耽擱不得!”府尹道,“那袁賊總督直隸、坐擁重兵,對朝廷而言,無異於厝火積薪。況且袁賊不忠不義,前有背信求榮之行,後有通匪謀逆之徑。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再任由他為所欲為,咱這大清,怕真要亡國了啊!”
“低聲!”肅親王四下一顧,“志雨兄莫要口無遮攔,留神外人聽去!”
府尹自知失言,便不再出聲。
“唉……”肅親王嘆道,“那袁世凱內結親貴、外樹黨援,本王又何嘗不知?可眼下,他督率北洋,手握六鎮雄兵,就連太后老佛爺,也對他青眼有加。說他通匪叛國,咱們又查無直證,貿然彈劾,必受其反噬啊。”
“這些道理,下官也明白。”府尹道,“然袁賊不臣,其心可誅。若等他羽翼豐滿,勢必不可收拾。未雨綢繆,防患未然。倘使能讓朝廷警覺,下官就是擔些風險,亦是值得!”
“罷!”肅親王道,“志雨兄一片赤誠,本王也就不攔你了。不過擬折時,切忌言辭過激,要深思熟慮,給自個兒留些周旋餘地。此外,本王會遊說一些御史,讓他們上疏參袁,助你一臂之力!”
府尹一揖到地:“有勞王爺!”
肅親王趕緊來攙:“志雨兄不必如此。屆時朝上,本王亦會從中斡旋。不早了,回吧!”
府尹再拜,辭別了肅親王,在馮慎的陪同下,回到順天府。剛至府衙,府尹便命馮慎返家休整,自己則閉室鎖屋,奮筆擬疏……
如此,過了兩日。
三日清晨,馮慎剛踏進府衙,一個差人便急匆匆奔來:“馮主簿,您快去瞧瞧吧。方才上頭來人了,給咱大人頒了道諭旨文函。咱大人看完後,就悶坐在後衙,到現在還沒說一句話呢!”
“是嗎?我去看看!”馮慎說著,便朝後衙跑去。
來在後衙,馮慎推門入廳。府尹正怔在案邊,未察有人進來。
馮慎輕喚道:“大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