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525那(第3/4 頁)
時《三國演義》舞臺的中央,正上演諸葛亮和司馬懿的鬥智戲碼,遼東方向的這點波瀾自然無法站到聚光燈下。
小醜跳樑,自取滅亡
公元233年,是諸葛亮北伐的間隙,但諸葛亮在各處道口積蓄糧草,準備伺機而動。遼東這塊地盤,有周邊遊牧民族部落的威脅,動盪不安,向來不被重視。
但是魏明帝還是覺得,這個不自量力的小國不收拾一下難解心頭之恨。懾於蜀漢的威脅,曹叡一時不敢輕舉妄動。到了公元237年,即諸葛亮死後的第三年,曹叡終於準備動手了。
237年,魏派毋丘儉征討遼東,公孫淵率軍在遼隧(今海城市)擊敗了毋丘儉。這一來公孫淵好像覺得自己成了軍事天才,不用忌憚南方的魏國了。
公孫淵被勝利激勵,自封為燕王,改了紀元,還刻了大印,送給鮮卑族的單于,拉上西邊的兄弟一起到曹家“踢館”。他在中原邊境招降納叛,下定決心要和魏國掰掰手腕。
公元238年,這個反覆橫跳的“燕王”又有了新的想法。他感覺自己的力量還是不夠對抗曹魏,於是又向吳國稱臣,隔著千山萬水和吳國打得火熱。
238年春天,不勝其煩的魏明帝把司馬懿從西線調了回來,令其率軍征討遼東,打算徹底解決東部的隱患。
歷史進展到這裡,司馬懿還未從員工變成老闆,蜀吳兩國也未能對曹魏構成嚴重威脅,《演義》中終於為公孫家費了一點筆墨。
《三國演義》第106回用數百字的篇幅,對司馬懿消滅燕國的這段歷史做了描述。據《三國志》記載,當時的遼東還很貧瘠,國力自然無法同據有關中和廣大中原地區的曹魏抗衡。
雖然燕國有壓制高句麗和鮮卑的能力,但是資源、人口以及人才儲備上的差距,決定了燕國沒有逐鹿中原的資本。有側重地描繪曹、劉之爭的《演義》忽略燕國也就不難理解了。
這年二月,司馬懿大軍進抵遼東,兩軍在遼隧擺開陣勢。公孫淵派出步兵騎兵數萬人,由大將卑衍和楊祚率領,並環繞軍陣挖掘了二十餘里的塹壕。
司馬懿率軍靈活機動,穿越塹壕,佯作攻打敵軍營壘的態勢,而後突然向東北方向迂迴,直取燕國首都襄平。
前線的燕軍將領發覺首都被偷襲,急忙率軍回援,而此舉正中司馬懿下懷。失去後方的燕軍在首山這個地方被司馬懿擊潰,襄平城被團團包圍。
此時正下著暴雨,河水暴漲,直接淹到了城下。司馬懿大軍無法發起攻城,城中的公孫淵因此苟延殘喘。
三十日之後,大雨停了。司馬懿大軍壘起土城,攻城的投石機,連弩等不斷向城中射擊。城中糧草已盡,軍心渙散,不斷有將領出城投降。
公孫淵見大勢已去,帶領數百騎兵趁夜色突圍,然而跑不多即被尾隨的魏軍追上,公孫淵父子同時被處死。司馬懿率軍進入襄平城後,屠殺了上千平民,殺光了燕政權幾乎全部的官員和將軍。
司馬懿命人將城中的屍體收集到一起,堆成一座小山包,然後用土覆蓋,形成一座土丘。這種用無數無辜者的屍體堆砌而成的土丘,有個好聽的名字——“京觀”。
也許是這種淫威嚇倒了遼東的人們,收取襄平後,司馬懿傳檄遼東,燕國剩餘的地區全部投降。從公元237年公孫淵自立為王,到公元238年襄平城陷,燕國僅存在了短短一年時間。
演義非歷史,功績垂竹帛
封建史家在記載歷史的時候,往往以中原政權作為“正統”的標誌,“夷夏之防”;“內中華而外夷狄”等觀念在羅貫中生活的時代依舊根深蒂固。
羅貫中生活的時期,淮河以北已經有二百多年未納入當時知識分子眼中的“中華”了。遼東地區更是以蒙古,女真人為主體。民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