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格的生物學基礎(第4/7 頁)
和放鬆訓練,也可以透過調節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來改善人格特質。正念冥想可以提高個體對自身生理和心理狀態的覺察,增強對情緒和生理反應的控制能力,從而有助於培養更穩定、平和的人格特質。
自主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之間也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長期的應激和自主神經系統失衡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功能紊亂,增加患病的風險。而積極的情緒狀態和健康的人格特質有助於維持自主神經系統的平衡,進而促進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提高個體的身心健康水平。
四、激素與人格
1 性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對人格的影響
在女性中,雌激素不僅影響情緒穩定性和社交親和力,還與認知功能和決策能力有關。在絕經前後,雌激素水平的顯著下降可能導致女性出現情緒波動、記憶力減退和決策困難等問題。
除了雄激素和雌激素,孕激素在女性的生理和心理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孕激素與妊娠、月經週期和情緒調節密切相關。在懷孕期間,孕激素水平的升高有助於維持妊娠和準備分娩,但同時也可能導致一些女性出現情緒變化和焦慮症狀。
性激素的相互作用也對人格產生複雜的影響。例如,在青春期,雄激素和雌激素的比例變化會影響個體的身體發育和心理成熟,進而塑造人格特質。在成年期,性激素水平的波動可能與生活壓力、生育和年齡等因素有關,共同調節著人格的表現和變化。
2 應激激素(如皮質醇)與應對方式、人格特質的關聯
除了皮質醇,其他應激激素,如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也在個體的應激反應中發揮作用。這些激素共同調節身體的應激反應,影響個體的心理和生理狀態。
個體對應激激素的反應模式不僅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還與早期的生活環境和依戀關係有關。安全型依戀的個體在面對壓力時,應激激素的反應相對較為適度,能夠更快地恢復平衡;而不安全型依戀的個體可能對應激激素的反應更為強烈和持久。
長期的應激激素失衡不僅會影響人格特質和應對方式,還可能導致大腦結構和功能的改變。例如,長期高水平的皮質醇可能導致海馬體萎縮,影響記憶和情緒調節能力,進一步加劇人格特質的不穩定和應對方式的不良。
五、進化心理學視角下的人格
1 人格特質的進化適應性
除了勇敢、冒險、社交性和合作等特質,其他人格特質如好奇心、同理心和謙遜等也具有進化適應性。好奇心促使個體探索新的環境和資源,增加生存和繁衍的機會;同理心有助於建立和維護良好的人際關係,提高群體的凝聚力和適應性;謙遜使個體能夠更好地學習和適應環境的變化。
人格特質的進化適應性還受到文化和社會環境的調節。在不同的文化和社會背景下,某些人格特質可能具有不同的價值和適應性。例如,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進取心和競爭意識可能更被看重;而在一些強調和諧與合作的傳統社會中,溫和、包容的人格特質可能更受歡迎。
2 自然選擇對人格形成的作用
自然選擇不僅影響了個體的人格特質,還對群體層面的人格特徵分佈產生作用。在一個群體中,不同人格特質的個體比例可能會根據環境的變化而調整,以適應群體的生存和發展需求。
此外,人類的遷徙和文化交流也會對人格的形成和演變產生影響。不同地區和文化背景的人群相互接觸和融合,可能導致人格特質的交流和混合,從而豐富了人類人格的多樣性。
六、人格生物學基礎研究的應用
,!
1 臨床心理學中的應用
除了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人格生物學基礎的研究在其他心理障礙的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