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冊子(第4/5 頁)
反觀馮暄,雖然貴為羅州刺史,但也就是一直在這位置上蹉跎。
況且,伴隨著天下飄搖,這傢伙又差點被那些嶺南豪門子弟拖下水、造了反。
要不是在關鍵節點上馮盎奉旨南下建府招兵,又力勸長兄馮暄謹奉祖訓、忠於朝廷、一同剿匪,這時候的這位馮家本代嫡長子恐怕就麻煩了。
不僅會是那些嶺南大地上的著名反賊之一,而且一定會成為朝廷重點剿滅的物件。
影響太大,影響太壞!
當然,像如今這般建立新功、高升兵部的情況,也就根本不會發生。
時間,會讓人成長、成熟。
經歷,更是人成長、成熟的最大老師!
經受過社會毒打的馮暄,對於京城之行,既興奮又忐忑,說白了是迷茫。
六
“兄長,明天就要啟程去京城任職了,小弟我真的很為您高興!”
“老馮家列祖列宗,也一定會為您感到驕傲。”
宴罷,兄弟二人攜手來到書房,一邊喝茶一邊說些分別前的心裡話。
聽聞弟弟馮盎如此說,馮暄滿面笑容,頗有得瑟。
“但是,兄長,作為親弟弟,我該提醒的還得提醒。”
馮盎停頓了一下。
他喝了口茶,看了看兄長那躊躇滿志的面龐。
“想必您自己心裡明白,交遊廣泛,重哥們義氣,這一點若是作為一個鄉達族領自然足夠了。”
“但是,在職場之上,便是大忌呀!”
聽見弟弟的但是之反轉之語,馮暄不由得一怔。
隨即笑容斂去,馮大少的模樣變得鄭重嚴肅許多,應道。
“是啊,祖母的教誨,言猶在耳,這些年為兄也深有體會。”
“如今這要前去兵部,一想那京中多臥虎藏龍之輩,心中很是忐忑,還正要請吾弟多要提醒一二呢!”
馮暄的言語間,甚是誠懇。
馮盎聞此,心下滿意。
但是他清楚地知道,兄長此去京師絕非一路坦途,肯定是幾多兇險。
而目前兩京朝中,那波詭雲譎的局勢馮盎自己就深有體會。
本來,以馮盎所想,自己南下剿匪,正好乘機約束子弟、偏居南方、韜光養晦,等待天下形勢明朗之時,再行讓家族徐徐入局圖強。
然而,計劃跟不上變化。
廣皇帝,並不願意讓老馮家偏安一隅躲避清閒。
兄長入京任職、自己調任一方大員,這顯然是廣皇帝的帝王手段。
嘉獎安撫之餘,也不無警告和質子意味。
“不管是西京還是東京,小弟我也算是都有所經歷,那便給兄長說說,以供借鑑一二。”
“先說京邑之地。”
“此乃天子所居,自是天下之中,五方輻輳,四方來朝。而京師文脈昌盛,致今儒釋道三教並立,廟宇林立,文化交融。”
“此外,京城之中,天下商賈雲集,百貨充盈,交易繁盛,財貨流通。”
“其繁華之盛,實在是車馬填街,樓閣連雲,晝夜喧闐,絕非咱們這等高州茂名小縣可比。”
“這樣的地方,兄長自可想象,其英賢薈聚,魚龍混雜。”
“既有達官顯貴,也有市井小民;既有文人墨客,也有江湖豪傑;既有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也有陰險狡詐的小人;既有正義凜然的英雄,也有為非作歹的惡霸。”
“所以,兄長辭去,當明其京城居大不易。”
“其他暫且不論,但就朝堂之上朋黨派系交雜、各種勢力相互勾織之事,實在是一大學問。”
馮盎一邊侃侃而談,一邊卻不由自主地皺起眉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