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三鞭抽掉大清魂,殿下我是大明人(第1/2 頁)
整齊的喊殺聲響徹全城,所有人的臉上都面帶狂熱。
首批出戰的八百老兵面色潮紅,剛剛被徵募,留守天王城的四百新兵只能一臉羨慕的看著這些比自己早入伍三天的“前輩”。
這年頭的百姓們,尤其是沿海地區,誰不想造清廷的反呢?
按理說改朝換代了,經歷過王朝末年亂世的百姓應該更加期盼和平才是。
結果卻是義軍林立,反賊不絕。
剛剛結束推翻大明朝,放下武器的百姓們,又重新拿起武器高喊反清復明。
不得不說,這也算是獨有的本事了……
一般人還真學不來。
眼看著麾下官兵士氣正盛,朱克清也立刻釋出了命令。
“全體領馬,隨孤出征!”
“是!”
八百老兵排著整齊的佇列前往畜牧區領取戰馬,新兵們這幾天一直在訓練這個。
除了每人每天必須打夠二十發子彈的射擊訓練以外,就是在進行騎乘訓練。
騎術雖然未必能有多好,但是騎馬趕路肯定是沒問題的。
配合眾官兵手中的建武一式步槍,這就是八百龍騎兵啊!
趁著士兵們去領取馬匹,朱克清則是先一步來到了溶洞監牢當中。
找到了監牢裡唯一的囚犯,福州滿城漢軍正紅旗佐領,蕭念恩。
這小子可是在監牢當中關了半個月了。
整個人顯瘦了不少,精氣神兒也沒了。
漢軍旗佐領這一身份給他帶來的高傲氣質已經丟得一乾二淨。
看起來如同一個難民一般。
而且蕭念恩可是親眼目睹過朱克清那些神奇本領的。
那些神鬼莫測的手段,直接顛覆了蕭念恩的三觀。
再加上監牢看守們平時聊天的內容,也被蕭念恩聽去了不少。
使得這個曾經的漢軍旗佐領,徹底失去了和朱克清這個“朱三太孫”抗衡的想法。
這“朱三太孫”踏馬就不是人!
人力焉能勝天耶?
俗話說得好,只要你選擇了躺平,就能一直躺下去。
可以說是一念起,天地寬。
蕭念恩現在就是這樣。
要殺要剮悉聽尊便,反正也抵抗不了。
愛咋咋地!
能活下去的每一天都是白撿的。
什麼忠誠,什麼為大清盡忠……
純特麼扯淡!
人家是仙人!
懂嗎?
愛咋咋地,老子是不伺候了。
什麼大清,自己玩兒去!
擺爛之魂那真是熊熊燃燒。
如果不是這樣,張老蔫過來找他給孫揚寫親筆信的時候,這廝也不可能這麼配合。
這也算是……識時務者為俊傑?
不過對於朱克清來說,這小子還真就有點兒用。
福建布政司可是有一座滿城的,這小子就是從那兒過來的。
滿城,即是一座居住著清一色八旗和其家眷聚眾的城中之城,也叫“旗城”。
具體來講,就是將八旗軍部署在天下各形勝之地,從而形成的軍事駐紮區。
一般由明朝原來的州府城池中的內城改建而來,原先居住在那裡的漢人百姓則是要麼被驅逐、要麼就淪為八旗駐軍的奴僕。
如此將漢人和滿人分割開來,把內城的漢民全部趕走,規定其他漢民也不得隨意出入內城,並以此為定製推行到全國。
算得上是滿清的征服者們,刻意保持自身統治的重要工具。
所有滿城都基本按照以下方法管理:
旗人只能騎馬射箭鍛鍊軍